一支龐大且構成極為復雜的聯軍,他們也開啟了針對巴黎的戰略攻勢。
弗蘭德斯伯國與尼德蘭伯國的軍隊,他們陸續抵達里爾城后,就開始沿著一條極為古老的羅馬大道向著索姆河方向前進。
他們陸續通過阿拉善、多寧庫姆(杜倫)、亞眠。
尤其從亞眠橋梁通過索姆河后,弗蘭德斯伯國博杜安果斷洗劫了當地的修道院倉庫。
博杜安覺得自己保有最后一絲臉面,他只要倉庫里的糧食滿足軍需,對修道院的金銀圣器,乃至是地窖里的銀幣一概不掠。好似保持了最后的體面,就是在當地教士看來弗蘭德斯伯爵本人太虛偽了。
一群劫匪剛剛離開,新一批狂人接踵而至,詮釋了什么叫做兵過如篦。
小小的亞眠城的倉庫所剩糧食已經不多,那本是博杜安大發善心留給當地教士的口糧。
尼德蘭伯爵海因里希·拿騷,他也是道貌岸然地宣傳自己不搶金銀,但將當地教士的最后的口糧也通通拿走了。由于感覺搜刮的太少,他又針對村莊下手,聲稱不交出足夠糧食,騎兵鐵蹄就踏過去……
“距離收獲季已經不遠,你們想辦法挨到七月份就有新麥吃了。你們都應該做苦行僧,本來也不需要很多糧食,你們依靠吃野菜也能過活。”海因里希的話能把教士們都噎死,亞眠的教士們只能看著又一伙強盜最終搬空倉庫,以及將教士們負責管理的村莊搜刮
走一大批糧食。
至少亞眠城沒有被焚毀,修道院里的圣器還都擺放在原位。
亞眠城以及附近的村莊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對于巴黎城開始遭遇的劫難一概不知,他們只知道北方的貴族突然成了魔鬼,也如海盜一樣喜歡打家劫舍了。
兩支伯國軍的一千三百人都是精銳,若非他們都信仰天主能夠對修道院保有底線的尊重,否則就會像是真正的諾曼海盜那樣走一路燒一路。
博杜安已經想好了一個駐軍之地——博偉市鎮。
博偉市鎮舊稱“凱撒市場”,它是羅馬帝國時代初期就建立的貿易市鎮,背靠古道的它是物資運輸集散地,大量來自北方的物資走陸路通過此地,再運輸到巴黎城。
軍隊行進的道路是阿基坦大道的支線路,倘若他們真的拐入更東方的阿基坦大道,就要被迫穿越貢比涅森林了。
博杜安與海因里希在博偉市鎮完成會師,兩人互為盟友,此次行動也是策應羅斯王襲擊巴黎的大戰略,雖說博杜安不知對方出兵一事,既然命運使得大家相聚,不如合兵一道。
于是博偉市鎮成了他們兩人的大軍營,這座被教士管理的小城市,除卻修道院內的財富出于貴族顏面動不得其余浮財都被兩人控制。一批當地人也被迫拿起武器,或是充當民兵,或是充當雜役,為兩位北方的伯爵服務了。
兩個伯國的精銳騎兵在短暫休整后,就沖向塞納
河的一條支流,沿著河岸繼續南下。
也是如此,兩人發現前方的河灘已經成了一片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