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遇上他的老師格雷厄姆之后,學習的當然不僅是大學里的那些知識,巴菲特把老師手里的股票都研究了一遍,發現一家保險公司geico很有投資價值,他做了一堆研究后寫了一篇報道,說geico的股價在5年之后有望翻倍。
巴菲特不僅自己二話不說就重倉持有geico的股票,還教唆身邊各種親戚朋友多買geico,見到人就推銷,有些瘋魔,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巴菲特不靠譜,甚至他的老師格雷厄姆也并不覺得geico當時的股價多有吸引力。
在這里上雪要給大家普及一下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的投資理念——撿煙蒂理念。
大家都知道別人抽完的煙仍在地上肯定很不值錢,這個時候我們把這個便宜到幾乎不要錢的東西撿起來,就是投資學里的“撿煙蒂”。
格雷厄姆喜歡在市場上找尋那種股價跌破凈資產的公司,也就是把這個公司的各項資產拆開來賣掉,都比買入價格高,這個投資就可以做,而且肯定要做。
舉個例子。
我們去買一臺手機,假設它的新機售價是3000元,我們買過來用就是消費,不是投資。
但如果這臺手機的市場報價突然變成了200元,我們把手機的各個組件全部拆開來分別賣出去,價格都不只200元的時候,你說我們買不買呢?
當然買,因為這是白撿錢的機會!
巴菲特一開始也是跟著老師一起撿煙蒂,覺得這個投資理念沒毛病,但市場上這種煙蒂落地的機會比較少,而且往往便宜到“煙蒂價格”的公司,是優秀公司的概率也不是特別高,巴菲特年輕那會兒科技沒有那么發達,也沒什么互聯網,所以得知公司內在個資產價值的機會不多。
再加上“撿煙蒂”的投資理念其實對投資人的資產清算能力要求很高,如果不是一個資產清算大師,煙蒂可不敢隨便撿,免得撿起來不是煙蒂而是一顆不定時炸彈,錢沒給我們賺到還隨時可能爆炸。
而且巴菲特發現,很多優秀的公司,往往價格一直被高估,很少有低估的時候,所以對于特別優秀的公司,價格只要回歸合理就可以立刻買進,如果一直等,那會錯過很多機會。
于是巴菲特堅持自己,還是一直非常看好geico保險,他還告訴老師,只要這家公司可以快速成長,那么買入價格就算不太低,也沒啥關系。
geico保險算是巴菲特未來投資模式的一個啟蒙,這個投資模式當上雪把涉及巴菲特的那些書都給大家過了一遍后會給大家總結出來。
但目前大家看到這里,有沒有意識到巴菲特與保險公司的關系?
巴菲特目前創立并自己管理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本質上就是一家保險公司!
在此引用百度的解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由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創建于1956年,是一家主營保險業務,在其他許多領域也有商業活動的公司。其中最重要的業務是以直接的保險金和再保險金額為基礎財產及災害保險。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設有許多分公司,其中包括:geico公司,是美國第六大汽車保險公司;generalre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家再保險公司之一。
巴菲特的投資都是通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完成的,但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保險,我們一起想想,保險公司是干什么的?
是不是免費拿了我們的錢,然后也不怎么給利息,承諾當我們哪天遭遇了不幸,賠我們一筆錢的公司?
這樣理解大體沒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