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再次仔細看著白紙上的詩句,
嘴里還在不停的念叨著,不時還發出嘖嘖的聲音: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豪氣啊!
還有還有,
后面這個,
嘖嘖!
還若個書生萬戶侯...
朕平日里怎么就沒看出來,
茍長生你這條都快發霉了的咸魚,肚子里竟然還潛藏著如此的豪氣呢?”
只是越想,李二越是感覺有些不太對勁,
隨即,
他忽然發現了讓他感覺怪異的地方,并迅速將目光集中到了最后一句詩上!
“若個書生萬戶侯?這意思是......”
李世民腦子里如同降下一道閃電,
他突然發覺,
自己以前是不是看錯那茍長生了?
“若個書生萬戶侯,
意思是,又有哪一個書生能被冊封為食邑萬戶的侯爵?
這分明,
是茍長生在表達自己的志向啊!”
李世民可不知道這首詩并非茍長生原創,
他品味著詩里的大氣,
理解著詩中的志氣。
僅僅短短的幾個呼吸之間,
李世民就憑借自己的聰慧幫茍長生勾勒出了一個,
胸懷錦繡,蟄伏山林之間,
等待著一個機會便一飛沖天的山野高人形象。
“難怪你小子看不上朕翰林院,
看不上賑災使,
看不上國子監,
原來,你的野心竟然如此之大!
不過,
朕不怕有野心,就怕你沒野心!”
封侯,
萬戶侯,
僅憑讀書,當然做不到。
歷朝歷代,能被封侯的人,
都是立下大功之人,而萬戶侯,則更是幾乎只有通過軍功才能獲取。
比如漢初三杰中的張良、蕭何,
又比如漢武帝時期的衛青、霍去病。
這四人,前兩人是開國之功,后兩人是抗擊異族時立下大功。
不過在漢朝之后,
萬戶侯更多的就只是代表著榮耀與地位,
基本沒有真正食邑達到萬戶的侯爵了。
“朕怎么都沒想到你小子的胃口竟然這么大,
不過開國之功你是沒機會了,
但如今大唐周圍還有很多強敵環伺,說不定你還真能有些念想啊!”
李世民想的出神,
他沒注意到房玄齡和杜如晦皆已經從沉思中醒了過來。
李二依然還在繼續腦補著,
“茍長生啊茍長生,原來是朕錯看你了!
不過朕不是那種小肚雞腸之人,
既然你有野心,那朕便可以給你施展抱負的舞臺,
只要你對我大唐始終保持如一,
朕就能給你任何相匹配的東西!”
想到這兒,李世民忽然嘿嘿嘿的暗自偷笑了起來:
“不愿從政,只想從軍是吧?
嘿嘿嘿,
既然如此,
朕以后就不愁找不到讓你為大唐效力的理由了!
哈哈哈!”
房玄齡與杜如晦呆呆的看著忽然爆發出一陣猥瑣笑聲的李世民,
見李世民似乎馬上要清醒過來,
他二人立馬默契的恢復了之前那種,因竭力沉思時對外界一無所知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