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速度強行拉升的最大問題竟然在拉升之后迅速出現了。并非說將飛機拉升之后,一切的問題就消弭無蹤了。
只不過飛機在離開地面之后,由于一定的地面效應,會產生托舉飛機的現象,這種現象會允許飛機在較小的速度下還能保持升空的情況。同時由于機頭抬升,發動機的推力方向變成斜向下,有一部分分力也變成升力,這無疑也有利于飛機的滯空。
同時在,在飛機滯空的環境下,速度持續增加,增加到足夠的可以支撐飛機產生足量升力的地步。這就是為什么即使飛機在抬輪的時候速度小于抬輪速度一兩節,其實也不會有什么巨大的影響,因為飛機可以在離地之后持續加速,在短時間內彌補速度的不足。
可問題是,徐祁業的飛機速度在抬輪的時候就比要求的抬輪速度要小太多了。即便飛機在被強行拉升之后,在短暫的滯空環境下,飛機依舊沒有增加到足夠的速度。那么迎接徐祁業的唯一結果就是飛機下墜!
機長已經是飛了快十年的人物了,在飛機正上升一消失的時候,他都沒有看升降表,光是依靠體感就發現了事情的異樣。等他分出一部分精力關注到升降表的時候,一身冷汗直接被嚇出來了。在他看升降表的時候,飛機已經產生下降率,這簡直就是噩耗一般的體檢。
“下......下降了!”即便是機長在發現這樣的情況是,額頭上頓時滲出一絲冷汗。這是純粹的速度不夠,升力不足引起的飛機不可控下墜。
現在飛機高度剛剛才一百多英尺,這個高度一旦掉下去,那就是徹徹底底地重著陸。為什么飛行員非常害怕接地彈跳?接地彈跳的重著陸往往不是發生在第一次接地,反倒是基本是出現在二次接地的時候。而很不幸的是,他們即將二次接地,同時令人沮喪的是,他們還做不了任何事。因為他們的油門已經加到最大了,無法再給飛機提供額外動力了,至于帶桿?減小下降率?飛機初始抬頭的姿態本來就大,再帶桿,飛機的速度將會持續減小,到那時,飛機砸得更加厲害。
對于著陸彈跳的問題,標準的應對措施就是頂住油門,撐住桿,不要試圖頂桿或者帶桿,這些額外的動作只會讓最后的接地載荷更大。
他們現在的情況不能完全等同于著陸彈跳,但是二次接地的性質沒有本質變化,依舊適用于二次接地的處置程序。
就在機長和副駕駛幾乎被飛機下墜的情況嚇呆時,只聽始終保持清醒的徐祁業陡然大喝:“頂著油門,撐住桿,要二次接地了!”
原本有些慌神的機長在聽到徐祁業的大聲提醒之后瞬間清醒過來,一下子就想起來了這是應對二次接地的處置程序。只能說徐祁業的反應是何等快速和精確,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出應對的措施。
或許這是因為徐祁業是坐在觀察員的位置,不是直接操控飛機的人,所謂旁觀者清,因為徐祁業的表現更加沉穩一些。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期間,徐祁業的表現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第二副駕駛的應有表現。
機長在接受了徐祁業的提醒之后,立刻明白自己應該怎么做了。正如徐祁業所說,機長保持最大推力不變,同時撐住桿,不頂桿也不帶桿,就這么靜靜地等待飛機二次接地。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飛機能不能在剩余的跑道道面上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