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東海公室的宗家/本族,南海公室所擁有的的領地和資源,人口和軍隊;也是影響力僅限于夷州大島及周邊,的東海公室難以相提并論的。其他的不說,除了作為祖地的整個海南島,一府十州的日常建制之外。
在兩嶺/五管和安南都護府、林邑/占婆、水陸真臘(柬埔寨)、驃國(緬甸)、呋喃(老撾、泰國)故地的其他地方,同樣擁有眾多直轄的沿海州縣/公室領地;通過發達的海運和貿易網絡,被緊密的串聯在一起。
由公室近支中委命的五大鎮候,總管各路的要沖和首府。這還沒有包括,作為南海公室三大重要支系的鎮海、寧海、靜海,所領有地盤和附庸的藩屬、城邦;散布在外海婆羅洲、呂宋洲等地,旁支二十七藩伯邦君。
因此,除了位于嶺東的廣府之地,需要與犬牙交錯的朝廷各方勢力,長期共存和相互影響之外;在其他的地方,就形同一個建制齊全的大型沿海/海外封國一般;在南海到昆侖洋間的廣大區域保持著影響和威懾力。
當然了,作為家大業大、支系眾多的結果和代價,就是其中的派系林立、利益訴求同樣眾多;只是因為名分大義和實力上的差距,而長期遵從身為主干的公室本家、大宗。這也造成了相對臃腫、龐大和執行力遲緩。
遠不如江畋在夷州大島上的一言而決,乃至是令行禁止的效率。但相對而言,南海公室也依靠這些廣大的領地、人口和資源,長期維持了號稱天下第一流的海面力量——光榮水師;以及數量眾多的直領、臣藩的軍隊。
光是在廣府一地,作為公室標配的儀仗和拱衛武裝,就比照《周禮新編》中,天子六軍的規格和儀制;擁有齊編滿員、裝備精良的四軍序列;遠遠高過其他公室編列的三軍/衛,僅次于遙遠同出一源的西國大夏而已。
分別是辰衛左軍、右軍、前軍、后軍;全是一萬兩千八百員的頂格配置,輕重甲步卒、甲騎、突騎、強弩和車營、中壘(輜重),等諸兵種號稱一應俱全。除此之外,通過公室成員出仕和兼領官職掌控的地方軍隊。
各種守捉、團結、團練、巡檢,鎮防兵、漕營/護路軍等十數種大小武裝,足以達到十萬之眾。這還沒有計算上,在海對岸的海南島上,南海公室名下直屬的藩軍、州郡兵,以及可以隨時征發的鄉兵、民壯的數量;
不過,根據江畋這兩天得到的內部消息,與外部收集的各種傳聞,對照和印證之下;卻發現包括辰衛四軍在內的公室軍隊,很大一部分被調離了廣府境內。按照明面上的說法,是去討伐五嶺山地之間的獸害和妖異。
沒錯,天象之變的影響同樣波及到了,擁有大片山地和河流水系縱橫的嶺南地區;傳統連接嶺南內外的五嶺各道,也被這些異變和災害所阻斷過一段時間。其中除了靠近海邊的梅嶺和蕉嶺道,被江畋早年順手打通。
水路發達的桂州/靈渠道,受到影響最小。其他連接湖南、江西、黔中、安南的幾條通道,南海公室都花費了不菲的代價發兵征討,才重新肅清和奪還回來;或是花了若大的功夫和人力物力,才將其重新恢復通敞。
盡管如此,作為境內山地遍布、河流縱橫,僅有少數平坦開闊的沿海地區/沖擊平原,才肥沃富饒、適宜人口繁衍生息的兩嶺之地;依舊有數量不等的異類和畸變生物,存留和活躍在山林之間,成為道途潛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