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加速區,蘇神還是如此。
這個速度不是去年那樣,而是恢復到了前年,恢復到了09年左右。
那肯定就是大差不離。
別說后程,整個60米的后段,結束加速區后,就要和以前一樣,明顯“掉速”。
加速區。
蘇神第一,博爾特第二,兩個人最先進入十米后的分段。
這槍博爾特可沒有著急,就是一點點跟著蘇神,今天的狀態,他自己很清楚。
根本無懼任何人和任何花樣。
這種心態和信念,讓其不會和去年一樣,隨便就亂了自己的節奏。
一點也不會有。
再說又是一年過去,米爾斯要博爾特做的技術改動,也是越發凸顯成效。
而且,米爾斯告訴了他。
只要你的啟動更快,你的加速區肯定也會更好。
只要自己保持住,不要著急,充分發揮自己天賦就好。
這就是真正的天才,不需要太多的復雜東西,一點點輕微的改變和點撥。
都可以讓他的實力,更進一步。
上一世的博爾特其實沒有這么迫切的進取心,2010年也沒有輸得這么慘。
這一世的他,其實已經是進取心不同。
對于技術和訓練,自然也會更加的上心一些。
所以,他現在才有這個狀態,這個速度,這個啟動。
擁有更好啟動的博爾特,的確是和米爾斯所想的一樣,更快了。
進入加速區也更加的流暢。
只見博爾特大腿帶動小腿向上主動擺動。
小腿向大腿方向彎曲,腳后跟緊跟臀部,這樣的折疊式動作可以減少前擺的擺動半徑,提高擺動的速度。而前擺時他的大腿高高地擺動著,充分要向前,還要帶動同側髖部前送,因為這要比異側髖部前時,更加具備步頻和步幅。
就是很基本的動作,因為在這具類似于上帝為短跑打磨好的身體上。
頓即都開始化腐朽為神奇。
即便是再平平無奇的技術動作,也都會變得整個暴漲。
整個發揮更強效率。
說實在話,米爾斯執教了這么多年,就從沒有見過博爾特這樣的身體天賦。
簡直是為了短跑而生。
不。
甚至說一句“短跑是為他而生”,都不是完全的夸張。
這個身體,你不去跑步,你要干啥。
不可能有人在這個方面,壓住尤塞恩博爾特的。
只要剔除身高太高必然有缺陷的啟動,幾乎無法做到歷史頂級之外。
其余的開始。
都是博爾特的擅長區域。
沒有人可以輕松擊敗他。
即便是蘇,巔峰的蘇,也不行。
這話不是故意夸張,蘇神除了啟動,其實其余的分段都是贏不了的,即便是629s那次也是一樣,因此加速區開始,就是巔峰博爾特的強勢區域了,只是還不是最強勢區域而已。
因此后面,只要能頂住。
那就是贏。
啟動連貫性。
就是你加速區可以跑多快的關鍵條件之一。
比如曾經最快的科爾曼,就是這樣,連貫性甚至比蘇神還要高,這是蘇神曾經親口在采訪中親口承認的事情。科爾曼這一點就是天賦更好,訓練到了這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特別擅長的亮點,個性化和差異化,已經是取而代之了普遍性。
而科爾曼的加速區之所以做得更好更快,主要是他的下壓。
下壓連貫性。
蘇神曾經也想要學習,但是還是有些環境無法做到,主要是一些身體機能和身體參數不對,身體比例也不一樣,就導致很多技術,都只能是某個運動員“獨享”,無法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