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了。
在訓練中發現了核心力量的奧秘后,在詢問了蘇神之后,勞逸開始瘋狂硬懟核心力量。
因為他知道,別的力量其實過猶不及,練多了反而有反效果。
只有這個方面。
可以不斷訓練,不斷提升,不用擔心過頭這個問題。
即便是核心訓練最為痛苦,最為復雜,收益可能也最不明顯,但當蘇神告訴了勞逸這個核心力量的特殊性后,他立刻就亮了眼睛,終于感覺自己找到了一個突破口。
撥開烏云見明月。
然后就可以盡情揮灑自己“刻苦”在核心力量上,并且樂此不疲。
再然后,就到了現在。
勞逸通過這個看起來“不聰明”的辦法,苦修肌肉內功,讓自己核心力量終于再次突破。
甚至蘇神都有些羨慕,認為和自己有些不相上下起來。
他本來就是走的依靠身體訓練來穩定技術點的路子,現在等于完全符合了,尤其是核心力量再次突破之后,不僅僅是原本要攻關的弧形扒地路徑問題,大幅度解決,而且他還驚喜的發現,自己好像前程后程整個發力和能量輸送,都變得更好。
因此就有了前面,勞逸幾乎沒有和以前一樣壓一壓啟動加速節奏的畫面。
這就是因為強大的核心力量能幫助運動員在比賽中控制身體加速、減速和穩定,提高身體平衡能力和運動肌肉的感知覺。
那么很自然,他的整體都跟著提高和突破。
同時全面系統的核心力量訓練不但能有效預防傷病,降低損傷的嚴重性,還有助于減少損傷,加快傷后恢復速度,保證訓練計劃的順利實施及運動成績的穩步提高。
也就是你的核心力量越強
你就越能訓練。
越能訓練,自然越容易突破。
能練,在運動領域,本身就是一種極佳的天賦屬性啊。
勞逸終于在這么多年后,找到了自己的獨特突破口,并且奮起而上,將其突破。
所以現在他整個速度都提升了,尤其是“控制身體加速、減速和穩定,提高身體平衡能力和運動肌肉的感知覺”這一點,讓他整個身體的控制,大幅度攀升。
極速之下,他硬頂張培猛四點連線后的速度。
就顯得可能起來。
“我,我去,頂住了”
“沒拉開我靠大牛這么狠嗎”
文勇毅和尹華隆說完,趙昊煥就在旁邊跟著沉聲道“身體帶動技術么。”
“原來如此。”
蘇神雖然一直在說未來短跑是個技術性項目,可任何競技項目身體都是保障和前提。
這等于是未來,張培猛和勞逸,就是兩個路子的探索者。
一個是通過不斷加強核心力量,通過身體帶動技術,更加側重身體。
一個是通過技術的不斷突破,在保證身體的基礎上更加側重技術。
這正是蘇神想要看到的東西。
砰、砰、砰、砰、砰。
六十米過后,張培猛內心的驚訝重新出現,甚至隨著終點的不斷接近,他甚至感覺到了一絲絲的驚愕。
一個身位都穩不住了。
七十米之后,徹底進入沖刺區之后,張培猛竟然沒有拉開太多。
這下子,原本以為勝券在握的湖凱,其實有些緊張了起來。
張培猛重新緊迫起來,右側髖關節的額狀軸作伸髖運動,接著使后蹬腿左側的髖關節充分伸展。
勞逸也不甘示弱,繞垂直軸作前擺側髖的旋內運動,使自己的步長變大加大,想要在后程打開后,徹底把自己的步幅優勢展示。
別看張培猛比他要高不少。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