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補上去,已經有些晚。
這個也是為什么,任何體育項目,少年時候打好基礎,至關重要,不然現實就是年少時候沒有打好基礎,你就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彌補,甚至可能因為時間和衰老的關系,一輩子也彌補不上了。
髖深外旋肌是什么
這個問題問得好。
人體有兩個關節點是四肢和軀干的連接,上肢和軀干連接點就是肩膀,也就是肩關節,這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僅有骨頭凹凸結構的特殊性,韌帶限制等等,還有就是動態結構的保護,也就是肩袖肌群。
肩袖肌群一旦受傷,你上半身的上強度就都不可能了,直接變成了輕重量愛好者。
肩袖肌群對于上肢和軀干的意義,非同凡響。
這個也許大家還聽得比較多,多少鍛煉的人都刷到過,但是下肢和軀干的連接肌群,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甚至聽都沒聽過。事實上國內的運動員,上一世在蘭迪過來之前,也基本上是從沒有重視過這個極其重要的連接處。
當然,不是他們不練,真的是一知半解,甚至從沒聽過這個肌肉區。
聽都沒有聽過,你更不要說怎么訓練了。
上一輩的教練,更不要說,完全一抹黑。
這個就是蘇神一直以來都在認真訓練的地方,上肢連接處的肩袖肌群,以及下肢連接處的髖深外旋肌。
止點都附著于股骨大轉子上。
梨狀肌、上孖肌、下孖肌、股方肌、閉孔內肌、閉孔外肌六塊肌肉組成了髖深外旋肌,因為其位于臀大肌深層,這些肌肉有時被人稱為“深六”,由于位于深層,所以也承擔著穩定肌的作用。
這六塊肌肉都具有外旋髖關節,穩定髖關節的功能,但還有個比較特殊的,就是梨狀肌,這個肌肉還具有幫助屈曲的髖關節外展的功能。
很多運動員以前根本沒有強化過髖深外旋肌里面的梨狀肌,這就導致訓練過度或者上了強度后,梨狀肌支撐不住,也就是坐骨大孔處梨狀肌卡壓神經血管。
坐骨神經受卡壓后會引起大腿后側疼痛和感覺異常,同時會出現足部麻木感,位置覺缺失,最終導致失調步態。
多少曾經的熱血少年,都在這個地方,莫名其妙的倒下。
蘇神格外注意這里,雖然這個訓練很辛苦,就像是髂腰肌在21世紀越來越受關注,用趙昊煥的話來說就是他幾乎是把身體當成了武器在淬煉。
這話,其實一點沒錯。
尤其是重點的項目,和未來技術有重大鏈接的。
再難蘇神也沒有放過。
這就讓這里,準備了十年左右的髖深外旋肌,迎接低跟恢復技術沖擊身體的時候。
可以輕易吃下去。
讓低跟恢復做得更加舒服和順暢。
更加具備技術的上限,而不是技術的瓶頸。
現場。
蘇神整個速度在途中跑開始就更快了,其實是步頻更快了,而且是前面步頻加快。
這也符合拉爾夫曼和蘭迪對于蘇神上一世的步頻規劃。
前面要更快更小。
后面保持不變。
這是因為后面更難保持步頻,更容易保持步幅,而且前面足夠快,就有足夠強的慣性和轉動慣量來維持最后的沖刺區。
蘇神做的。
就是這個整體的優化。
通過低跟恢復,這個現在根本沒有的技術概念,強力提升自己的步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