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大家更加熟悉的20世紀,相對論和量子論為代表的物理學,更是促進人類全新的眼界提升,從微觀到宏觀各個尺度上基本規律的認識,讓整個科學發生了質的飛躍。比如后來的半導體和技術,激光技術,與生物學結合的dna技術等等等,都是得益于這些理論。
甚至說的夸張點,為什么現在很多學界的人都說,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都是在吃老本,說白了就是應用科學,雖然在提升,但是理論科學已經停止了發展。
或者套用一下三體里面汪淼教授告訴大史的一句話“物質深層結構的研究是其他一切科學的基礎。如果這個沒有進展,什么都是用你的說法扯淡。”
這就是理論研究的重要性。
你必須要清楚地理解這兩個概念,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有什么不同,才會明白為什么現在米國對于蘇神實驗室格外的重視。
就是因為他們這一次在理論上走在了米國的前面。
而在此之前,即便是有些國家運動科學,某些應用技術稍微超過一些,其實也并不會引起米國整體運動學界的震動,因為他們都很清楚
只要理論研究,依然是米國走在前面。
那么這個行業的龍頭老大就依然還是沒有。直到蘇神實驗室,做出了這個變革,不僅僅是各種科技產品,應用科技走在了米國的前面。
這一次,他甚至聯合拉爾夫曼偷偷摸摸讓種花家整個短跑理論研究,走在了米國前面。
甚至現在米國還沒有把他們提出的這些理論當成一回事。就像是拉爾夫曼上一次剛剛提出前側力學理論的時候,驕傲自滿的米國田徑界,同樣沒有當成一回事兒,基本一樣。
雖然是兩個時間線上的問題。
但老美這邊的應對方式卻是驚人的相似。
他們現在依然在之前大半個世紀米國領先全世界運動科研理論的夢想中,不可自拔。
直到這個理論被越來越多的團隊和運動員使用后,并且的的確確取到了驚人的效果。
甚至他們本國的運動員很多都偷偷摸摸開始訓練這一種最新的力學模式后,原本驕傲的以米國為首的經典運動學理論基礎,尤其是短距離競賽方面,開始出現崩塌。
最后不得不全盤接受。
所以兩個時間線上他們走的都是同一個路子。也正是因為米國這種大意輕敵的態度,才會讓蘇神得以帶領種花家即便是進入了移動網絡時代,也依然可以提前發展很多年。
而對方,在這個理論已經出來很多年之后才開始警覺,才開始惡補。
這些時間的成本。
就是蘇神重開之后給種花家田徑界,帶來的另外一塊巨大財富。
現在
即便是米國人。
他們也不知道,蘇神這是做了什么,怎么可能讓自己的步頻今年一而再再而三的突破。
你要知道,他又不是初學者了,初學者的話,因為身體沒有開發,沒有系統訓練過,根本就沒有激發自己原本的天賦和潛能,當然進步非凡。但只要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訓練,你的步頻就基本上會被固定下來,想要打破需要付出的代價和汗水,極其恐怖。
成績越好,付出的代價越大。
而到蘇神這種級別,你的步頻開發早就應該是到達了自身極限才對,怎么可能今年連續的提升,尤其是在紐約剛剛才突破之后
怎么可能回來,這才半個月,又要繼續提升下去
在大洋彼岸一些正在看比賽的米國教練團隊,被蘇神突然展現出來的東西,有點嚇到了。
普通的觀眾當然不明白發生了什么。
就是因為他們都是內行人。
甚至以前都是自詡為這個星球上最專業的田徑教練團隊,所以即便是內心充滿了傲慢和自負,可他們的見識絕對不差。
“他怎么回事”
“為什么他的步頻好像又變快了”
“他這是怎么做到的步頻還能這樣連續的提升嗎”
“不是步頻的開發和提升,我們這邊才剛剛開始嗎”
“怎么可能連續的提升”
“還是說種花家那邊已經找到了新的步頻提升辦法”
這些話并不是在一個人嘴里說出來的。
而是在不同米國專業人士的心中,一人一句,拼湊起來的意思。
他們看到了什么
他們看到了一個東方人,竟然在步頻的開發和提高上,完全超越了米國現有的步頻研究體系和理論。
甚至他們完全弄不明白。
為什么蘇神的步頻提升,可以不斷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