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面對教練的話,打個哈哈。
完全沒法學。
“各就位。”
就在電子口令響起的時候,袁郭強和旁邊的余位力道“阿業這個賽季的狀態太好了,這次恐怕就是小添,也要喝一壺吧。”
“沒辦法,小添今年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全都賭在了100米上,這種200米備賽狀態肯定是沒法和阿業相提并論。”
“也是,備戰百米已經夠辛苦了,200米的事情就隨他去吧,不要再有更多的要求。”
兩人說完,“預備”的口令就響了起來。
蘇神抬起了自己的身體,原本輕輕扣在地面上的膝蓋,也跟著口令頂了起來。
他的身體已經蓄勢待發。
幾秒之后。
嘭
槍聲響起。
比賽開始
如果說剛剛謝正業的200米啟動和加速就已經是遠超國內的等級太多,其余某人看起來已經像是看怪物。那現在蘇神這一波啟動
那就是怪物本物。
最主要的是,對比預賽的那一下200米,半決賽這一槍通過了預賽的預熱,身體的200米,感覺和節奏都恢復了不少。
這樣蘇神跑起來。
200米上的速度只會更快。
曲臂啟動。
蹬出。
沿著切線方向,黃金三步踏出。
然后入彎。
因為200米有彎道,因此啟動的時候怎么切入彎道,是200米其中的一個難點。蘇神預賽的那一槍這方面就有些沒做好,還是這個賽季200米跑的太少,節奏和本體感受上多少有些問題。
好在他的調整能力以及經驗都是這一事,其余人不具備的。
在一槍的習慣和適應后,這一槍他的啟動感覺顯著提升。
已經更像是百米啟動的感覺。
而且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光是一個啟動在200米這種項目上,用處還不是那么大,他還要把后面那些項目做好才行。
比如彎道加速。
其實這一槍他也沒有其余人作為對手。
因此該怎么跑,該怎么比,想要怎么跑,想要怎么比
全都是他自己一個人做決定就行。
蘭迪和其余人,今年的主要精力和任務指標也都在百米上,自然讓蘇神200米以上,沒有額外指標壓力。
這種難得的“真空期”。
讓蘇神感覺十分的好。
他要在這里做的是
大膽的200米推進實驗。
他學習這個技術,學習這些先進的理念以及動作力學原理,可從來就不僅僅只是為了百米。
200米。
同樣適用。
雖然理論上來說,前側力學和前側技術,適用于100米到400米范圍內的短跑比賽。
但是。
那只是理論上。
事實上的話,百米都還沒有研究清楚呢,直道項目都還有很多東西,重新需要修訂和推敲呢。
就算是拉爾夫曼也都還沒有其余的精力去研究其余的項目比賽怎么發揮。
事實上200米開始投入前側力學技術,那都是東京奧運會之后的事情。
項目的發展是需要時間的。
體系的推動,同樣需要時間。
需要大量的實驗樣本試錯以及重新的修訂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