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運動員,尤其是一流的精英運動員,他們都會根據自己的特點以及生理情況做出個性化的選擇。
陳娟這里的選擇就是——
維持步幅和步頻的平整性。
首先他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送髖角度和送髖幅度,盡可能的穩固,也就是說要讓自己的骨盆水平,保持穩定。
盡可能保持一個極速狀態下的骨盆水平。
跑步本質上是雙腿輪番交替向前的運動。
比如當右腿蹬地,左腿就前擺,這時就意味著整個身體左側就處于懸空狀態,反過來左腿蹬地,右腿就前擺,由于這個過程中沒有寫顯著支撐加之重力關系,那么身體尤其是骨盆就會發生側傾。
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做好這個地方,你的每一次“懸空”,都會因為臀中肌無法控制拉動骨盆保持穩定,骨盆中線開始上下晃動。
而且會隨著你疲憊加劇,體能消耗,想要在更快的速度里面去維持盆骨中線,也會越來越困難。
這就是為什么你去看運動員的后背動作,從后面去看,他們越接近終點,骨盆中線的上下搖擺就像是蹺蹺板一樣,越來越高。
陳娟臀中肌有比較強的天賦,只要將其兌現出來,那么最明顯的一個好處就是——
在體能消耗身體的磷酸原開始下滑時。
你就可以依靠你的臀中肌,盡可能拉住骨盆中線,讓你的骨盆中線搖擺的幅度減少。
這個時候幅度減少越少。
很自然,你的送髖動作也會越標準。
那樣你的速度維持,自然會比那種盆骨搖晃的中線,更加的能夠維持住。
更不要說骨盆可以被認為是下肢發力之源,沒有穩定的骨盆,下肢發力效果當然大打折扣。這就是很多時候,很多運動員都表示自己最后已經是全力以赴,甚至是咬牙切齒,已經拼命用力了,但由于骨盆不穩,好不容易產生的力量又被人體自身松懈掉了,事倍功半。
沒錯。
看到這里你就應該明白了。
陳娟要用自己的臀中肌來維持自己的骨盆中線穩定,這樣就能讓產生的能量以及極速速度的慣性可以更減少逸散。
你的逸散上更少。
是不是就是一種變相的集中呢?
也就是說陳娟在沒有提高自己總做功能量的情況下,依然讓自己的速度發揮得更為出色。
這就是科學運動的意義。
八十米。
這個時候,之前一直穩如泰山的布朗,終于出現了不穩定。
她的速度開始掉了。
而她速度下滑。
就是陳娟阻擊的開始。
“就是現在。”蘇神在電視屏幕里看著陳娟,輕聲說道。
先不說布朗,最開始感覺到不對勁的,反倒是在陳娟后面想要追上來的美國選手麥迪遜。原本麥迪遜認為自己的速度保持能力應該會比黃種人更好,到底自己也是具備西非裔短跑血統的人。
但事實證明了……
她想太多。
進入了沖刺區之后,尤其是到了第80米,前面那個東方人的速度維持竟然比自己做的更好?
自己都已經出現掉速趨勢了。
她依然比較穩健,只是處于勻速下滑狀態。
甚至這里,陳娟給麥迪遜的感覺更像是自己身后的費利克斯。
別忘了,陳娟本就是200米的高手了。
在200米的歷練下,她的身體抗乳酸能力,已經是一年比一年好。
今年是她成績該來一次大爆發的時候。
不管是200。
還是100。
很快,不僅僅是麥迪遜。
布朗也感覺到了危機。
主要是她發現,那個一直緊跟自己的釘鞋聲到了最后不僅僅沒有被拉開,反倒是更加接近自己了。
布朗感覺到不可思議。
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都已經是火力全開,可依然被一個東方選手越逼越近。
布朗這個時候,知道不是開玩笑的時候了,金牌已經無望,前面那兩個家伙自己不可能再趕上去。
那么現在要做的就是……
守住這一枚銅牌。
讓牙買加在女子短跑的獎牌上壓住美國隊。而且如果讓一個東方人反殺自己成為了奧運會銅牌,那不用多說,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自己都有可能變成反復播放的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