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體育臺。
“不知道這場比賽,謝正業比,李指導,你的看法是?”
楊劍看著運動員開始各自熱身,試跑,也開口問旁邊的李韜。
“這場比賽,已經很穩定了,目前來說實力最強的就是謝正業和馬蒂納,他只需要拿下前二就行,不用在這里浪費體能。”李韜道:“現在的階段,需要保存體能,明天就是決賽,養精蓄銳比較好,再加上年輕選手,本來也需要累積經驗,如果能在大賽決賽上累積,自然最好。”
這是李韜的意見。
“李指導的意見很專業,的確現在謝正業雖然已經是亞洲紀錄保持者,但是到底還太年輕,這一屆奧運會還是以積累經驗,成長蓄力為主。”楊劍也笑著說道:“年輕人嘛,大家還是要給他們足夠的耐心,等他們成長。”
這本來是好心。
而且正常的情況來看,就是這樣發展。
可沒有人想得到,后面會發生什么。
尤其是現在在現場,謝正業到底在說些什么。
如果可以聽到的話,你就會知道,謝正業現在正在回答馬蒂納的話。
什么蓄力。
什么積累經驗。
什么等待成長。
統統都想錯了。
謝正業得到了蘇神的鼓勵后,這一槍過來,就是要搞事情的。
既然都到了19.90s,他上次也感覺到了“速度壁壘”。
為什么不利用奧運會的刺激,還有倫敦這次頻繁出現的大風,一口氣將其打破呢?
等等等。
你要等到什么時候去?
他要的,就是現在。
一旦能夠打開19.90s,可以跑到19.80+,那自己好歹距離前面的名次。
也可以更進一步。
200米的比賽歷史里面。
現在謝正業就是,他進步多少,亞洲的奧運會200米歷史,就會進步多少。
他,有點前幾年蘇神的意思了。
在跑道上。
他。
現在。
即是亞洲。
這種帶著亞洲紀錄保持者光環參賽的感覺,是謝正業以前沒有過得。
榮耀和歡呼會有。
但是壓力和詆毀。
也會跟著出現。
此刻,他總算是能夠稍微感受幾分,蘇神到底承受了多少。
100米蘇神已經做的夠好了。
沒有人可以指責他。
現在,蘇總不在,200米需要我來扛起大旗!
不然種花家今年明明200米的發展成績,這么的好,蘇神和謝正業就別說。
周兵也是20.10s以內了。
如果蘇神參賽,那三個人都是20.0x以上,兩個都是20秒以內。
這本就是亞洲200米的最強時刻。
歷史上沒有任何一次奧運會的200米,可以和種花家這一次,整體實力一較高下。
我們這一次的運動員200米整體水平都極強,因此大家對于200米的要求自然有所期待。
都希望能夠突破20秒以內。
能夠希望站在奧運會決賽的賽場。
那就是成功。
什,什么???
馬蒂納簡直覺得自己是不是聽錯了話?
什么時候東方人這么狂妄了?
這是他們覺得的“狂妄”。
事實上,如果你換成是個歐美運動員,你就會覺得我想要進決賽,我想要拿到一個c位的位置,這一點也不“狂妄”。
甚至很多人會把這種說法理解為自信。
這其實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優越感和身份壓制,就是認為你們說出我們歐美運動員說出的話,那就不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