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買加跑法前面帶來的沖擊力要遠超傳統的美式經典200米跑法,在這里你想要更加流暢的越過弧頂……
難度會比后者那種跑法更大。
因為沖擊力和速度更加剛猛。
自然控制起來也會更難。
不過謝正業在成年之后進行了身體的強度開發,雖然說很辛苦,可這對于他在越跑越快之后的彎道身體控制力,卻有了長足提升。
即便是這么急速的奔跑,和沃倫.威爾相互之間一前一后,一直黏著。
謝正業在彎道上也沒有出現去年那么多的飄忽感。這些嚴密而清晰的阻力訓練,負重訓練,以及各方面的專項訓練,謝讓正業的身體素質大幅度提升。
能在彎道上抓得住自己的身體,這是你繼續提高技術,發揮技術的基本條件。
謝正業度過弧頂之后往下彎道跑。
在圓心的向心力漸漸消失,身體的內壓也慢慢擺正,可這個過程不能太快,只見他加大了右腿的擺動力量,同時加劇了右臂的擺動幅度。為了讓自己能夠在彎道的最后幾十米做好進入直到的過渡……
謝正業這里的調整,真可謂是做的比以前有了質的提高。
不要忘了他做這些調整和技術動作的時候,他的身邊就距離他最多一個身位甚至一個身位都不到的地方……
一直還有一個牙買加人緊緊跟著。
不斷的給予他壓力。
能在這種高壓對抗環境下依舊完成這些技術的轉換,謝正業這個大賽的應戰能力。
已經不比他當年的巔峰要差。
這就是大量比賽的結果。
運動員對于國際比賽也不會有太多的心理波動,起碼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就這一點。
就是絕大部分亞洲運動員都辦不到的事情。在高強度的對抗里面,還能夠讓自己的技術動作保持連貫,技術動作保持不變形,說真的……
這根本不是在訓練場上能練出來的東西。
還包括你的心理以及精神能否達標。
沃倫.威爾沒有想到。
自己跟他跟這么緊,就一直咬在他的屁股后面,按道理來說壓力應該會讓前者很大。
甚至因為壓力容易在技術上露出破綻。
可這個東方少年人,完全沒有……
給沃倫.威爾這個機會。
要不是沃倫威爾對于自己隱藏的實力很有自信。他在這里的心態就要出現變化,反而會把自己給逼著急。
“謝正業這里跑的不錯,他目前處于第3位,不過牙買加的沃倫.威爾一直追很緊。”
“謝正業一路上也沒有把他甩開掉。”
“看看彎道進直道,謝正業是第3個出來的,他果然是在第3位!”
謝正業這邊都是李韜在說。
雖然他語速以及話語的連續輸出能力不如楊劍,可他也是做了這么多次的大賽,主持人和解說員多少也練出了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他只要盡可能把這個場面給解說清楚就行。即便是言語的密度稍微低一些,能說清楚事實就夠了。
這么快的嗎?
這個東方人未來,很可能是我的大敵呀。
不過。
不是現在。
沃倫.威爾在這里也做好了準備,彎道進直道,你可以看得見,他雖然是第4個進入直到的選手,但你的表情沒有任何的著急,因為他還有自己的底牌。
這底牌就是他隱藏的硬實力。
這里是奧運會決賽了,終于不用再隱藏。
一口氣爆發出來吧。
你這個東方小鬼的確很厲害,未來也很有潛力,但那也是在未來,不是在現在。
現在,還輪不到你對我撒野。
沃倫.威爾開始提速。
110米,120米,130米。
然而。
沃倫.威爾很快就遇到了之前鉆石聯賽最后一站,勒梅特里同樣的問題——
應該是他硬實力發揮,展現自己實力的區域。
卻……
怎么都好像是追不上他。
追不上?
這為什么追不上呢?
應該是他還在這里有不少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