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業,在百米賽道的起跑瞬間,蘊含著決定勝負的關鍵技術,其中曲臂起跑和直臂起跑有著天壤之別,這背后是復雜而深奧的科學原理。”
“從生物力學角度來看,曲臂起跑是一種高度優化的起跑方式。當你采用曲臂起跑時,你的雙臂彎曲角度是基于肌肉發力的最佳力學模型確定的。手臂彎曲形成的短力臂結構,就像是在身體兩側安裝了一組高效的杠桿。在起跑時,肌肉收縮產生的力量通過這個短杠桿能夠以更高的效率傳遞到身體,驅動身體向前。”
“從肌肉運動學分析,這種姿勢下,肩部的三角肌、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等主要參與擺臂的肌肉群,其收縮方向與擺臂方向更為一致,減少了力量在傳導過程中的分解。同時,由于力臂短,肌肉只需較小的收縮幅度就能產生較大的角速度,進而使擺臂速度更快。這一系列的肌肉協同工作方式,使得擺臂的力量能夠在瞬間爆發,為起跑提供強大的初始加速度。”
“再看身體重心的轉移,曲臂起跑能讓重心更迅速且穩定地向前移動。在起跑過程中,身體重心的移動軌跡是決定速度提升效率的關鍵因素之一。曲臂起跑通過縮短擺臂半徑,使身體在啟動瞬間就能沿著一個更靠近水平方向的矢量方向獲得加速度,這就如同為重心的移動鋪設了一條高速通道。這種重心移動方式不僅減少了垂直方向上不必要的能量損耗,而且能更快地讓身體進入高速奔跑的姿態,就像火箭在發射初期迅速調整姿態以獲取最佳飛行軌跡一樣。”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直臂起跑。直臂起跑時,手臂伸直導致力臂過長。根據力矩原理,在相同的肌肉力量作用下,力臂越長,產生的力矩雖然越大,但這需要付出更多的能量來克服阻力矩,而且力的傳遞效率會顯著降低。在這種情況下,肩部肌肉需要花費更多的能量來啟動擺臂動作,并且在擺臂過程中,力量會在長長的手臂上分散,無法像曲臂那樣集中爆發。從運動軌跡角度來看,直臂起跑時,擺臂動作會使身體重心在垂直方向上產生較大幅度的波動。這是因為直臂擺臂的動作會產生一個向上的分力,導致重心在上下方向上產生不必要的位移,增加了能量的損耗。這種能量的浪費就像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頻繁地剎車和啟動一樣,嚴重影響了起跑速度的提升。”
“所以曲臂起跑的動作模式更有利于神經系統的快速協調。由于曲臂動作的肌肉收縮和舒張的節奏相對簡單且高效,神經系統能夠更精準地控制肌肉的發力順序和力度。而直臂起跑由于動作復雜且力的傳導不直接,神經系統在控制肌肉協同工作時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能量來調整,這在分秒必爭的起跑瞬間會導致明顯的劣勢。”
“總之,曲臂起跑和直臂起跑在生物力學、肌肉運動學、身體重心轉移以及神經肌肉控制等多個科學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決定了在百米起跑這一關鍵環節上,曲臂起跑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是追求極致速度的必然選擇。”
“當然……這個前提條件是。”
“你需要能夠真正掌握這種起跑技術。”
“這個技術想要掌握徹底,非常的困難,這也是為什么諸多黑人選手里面,掌握住這種技術的人并不多,它的技術難點相當的復雜。”
“因此如果你是無法掌握這種技術,到熟練的程度還不如不用。”
這是蘇神之前和他講解曲臂起跑概念的話。其實那個時候,蘇神就已經在期待他什么時候能夠掌握這門技術。
用現在這個更年輕的身體。
更科學的身體。
打造的更好的身體。
更健康的身體。
想要看看他能否做到。
沒想到,還沒到20歲。
他就已經把這一個技術轉化到了實戰上。這可比他上一世早了10年都不止。
很好。
讓我看看。
你是真的掌握了還是假的掌握了吧。
阿業。
蘇神目視前方。
盯著啟動的位置。
目光宛如炬火。
砰————————
謝正業啟動。
位于上臂前側,是曲臂起跑的關鍵肌肉。
起跑時,肱二頭肌強烈收縮,拉動前臂向內彎曲,使手臂完成屈臂動作,為身體向前的啟動提供了手臂的牽引力量。
謝正業起跑的瞬間,通過肱二頭肌的快速收縮,讓手臂迅速進入彎曲狀態,為后續的加速動作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