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
比賽開始。
反應最快是……梁佳宏。
他在第三道,看起來是在最后面,不過這一槍啟動感覺可能是沒有壓力,感覺很不錯。
這一階段他高度專注,大腦快速下達指令,神經反應極其迅速,肌肉瞬間響應,產生強大的爆發力。
竟然只有0.125s。
起跑瞬間腿部肌肉的快速收縮,肌肉纖維的收縮速度可能達到每秒5-7米,強大的蹬地力量推動身體向前,產生的蹬地力可達體重的3-4倍,他體重85公斤,這一瞬間的蹬地力可能達到225公斤到300公斤之間。
讓他身體快速啟動。
離開起跑器。
自己居然是最快的啟動?
不過,還沒有開心一秒鐘,馬上就會被教做人。
因為其余三個人。
都特么是……曲臂起跑。
沒錯。
周兵,謝正業,蘇神。
這三個全都是。
從第四道開始一直到第六道。
三個人都是曲臂準備。
只是梁佳宏在第三道,感覺沒有那么清晰,在別的人眼中卻是……
一道奇觀。
謝正業很快就明白了,為什么蘇神強烈推薦他學會曲臂起跑。
直道項目就很明顯了,可其實對于200米來說……
也同樣意義重大。
200米啟動本來就是要進入彎道,根據向心力公式f=v2/r。其中f是向心力,是質量,v是速度,r是彎道半徑,200米彎道跑需要向內傾斜身體來平衡離心力。
曲臂動作可以使運動員更靈活地調整身體姿態,讓身體重心向內側適度偏移。
增加向心力。
減少因離心力過大而偏離跑道的可能性,從而在彎道啟動時保持良好的奔跑軌跡。
也就是說——在彎道啟動時,曲臂起跑有助于運動員更好地適應彎道的離心力。
那這樣一來。
感覺就和之前,完全不同了。
以前直臂起跑在彎道啟動時,身體重心調整相對不夠靈活。由于手臂伸展,身體整體轉動慣量較大,運動員在彎道起跑時較難快速調整身體重心向內側傾斜來平衡離心力。
這可能導致自己在進入彎道時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適應彎道弧度,甚至可能因離心力而出現短暫偏離跑道內側的情況。
更不要說根據向心力公式,直臂狀態下身體重心位置相對靠外,不利于快速產生足夠的向心力來對抗離心力,在起跑后的彎道加速初期可能影響奔跑軌跡的穩定性。
曲臂起跑使運動員在彎道啟動時能更敏捷地調整身體重心。手臂彎曲減小了轉動慣量,運動員可以輕松地將身體重心向內側傾斜,增加向心力。
這種身體重心的快速調整有助于運動員更好地貼合彎道曲線起跑,減少離心力對起跑加速的干擾。
所以謝正業從啟動開始,曲臂起跑能夠通過彎曲手臂的擺動和身體傾斜的配合感……就出來了。
使身體在彎道啟動瞬間就處在一個有利于平衡離心力的姿態。
這是直臂起跑不具備的。
可以更好為后續彎道加速創造良好條件。
難怪蘇總之前跑200米這么猛,這回我終于也知道了……
那這次!
我不會輸了!
周兵這里也是差不多,他感受到在彎道啟動的力量傳遞方面,直臂起跑的效率對比曲臂就……相對低了不少。
而且直臂時手臂肌肉的收縮方向與彎道切線方向,也就是運動員向前加速的主要方向夾角較大,導致腿部蹬地力量通過身體傳遞到前進方向時會有部分力量分散。
這個問題不是你想要改動就可以改動得了。
周兵是試過的。
根本在直臂啟動狀態下。
無法周全。
怎么做都會顧此失彼。
這使得運動員在彎道啟動后的加速過程中,向前的動力輸出不夠集中。
不利于在彎道初期快速提升速度。
尤其自己這樣的前程啟動“困難戶”。
更是無法揚長避短。
沒辦法和蘇神一樣,快速就把這個階段沖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