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的前程能力,應該和博爾特都差不多,這一點上一世也如此。
沒想到,卷到現在。
博爾特反而,在前程方面,力壓自己過去。
非常擅長啟動的老鮑很難接受。
可又不能不接受。
今年的60米比賽已經讓他看清楚。
雖然他也有所突破。
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可面對這倆人……
還是進步慢了點。
啟動區結束之后,博爾特開始了自己的爆發,這時候博爾特身體保持較大前傾角度,降低了身體重心,使得自己身體在水平方向上更易獲得向前的加速度,加快啟動速度提升。
同時,隨著速度增加,慣性增大,他會逐漸調整步幅,第一步著地點靠近身體重心投影點,之后每步逐漸增大步幅,讓身體在慣性作用下更高效地向前移動。
進入加速區。
“開始加速后,你的擺臂動作幅度要大且有力,要與腿部動作高度協調。記住,手臂擺動時,肩部、背部及手臂的肌肉有節奏地收縮舒張,以此來帶動身體前擺。要通過身體的整體性傳遞力量,幫助腿部更好地蹬地發力,使身體加速前進,這樣才能充分利用慣性開啟加速度。”
“腿部動作要迅速而連貫!要通過精準的步伐控制和靈活的腿部力量,確保每一步都能最大化地轉換為前進能量!”
“這樣當你進入10-20米區間時,就能在前一階段獲得的速度使身體具有了一定的慣性。”
米爾斯的話,猶如在側。
只見博爾特的腿部肌肉繼續高強度收縮,但收縮方式和發力角度都開始有所調整。
隨著速度的增加,步幅開始逐漸增大,這是為了更好地利用已經積累起來的慣性。
較大的步幅意味著在每一步中,身體能夠在慣性的作用下更遠地向前移動。
這也是米爾斯告誡他。
必須要記住的點。
他想要跑的更快,從現在開始,就不僅僅是對于身體的技術磨練和身體開發,還有對于身體本來就具備哪些原始天賦的調動使用。
身高越高,慣性越大。
這是壞事。
起碼對于短跑來說。
因為一般的短跑高個子,都受困于身高,沒辦法在這身高之下,還能把自己的步頻激發到一個高度。
99.999的高個子都不行。
這也導致,即便是物理學就告訴了大家大個子短跑天然具備慣性天賦,可是真的能做好的人,卻根本沒有。
導致整個田徑界,看到大個子都直接勸退一百米。
米爾斯自己以前也是如此。
直到真的看到了博爾特的天賦。
他才開始重新看到這個可能。
何況博爾特還是大個子里面極其少見的步頻流,更是讓他有了培養一個可以真正意義上調動慣性天賦大個子的百米選手。
可惜……
博爾特實在是太愛玩。
根本沒有把身體開發到極限,也沒有把最好的身體狀態拿出來。當然也有客觀原因,那就是這個時代用不著他出全力,也用不著他極端的自律,極端的努力。
既然能贏,那他也沒什么好說的。
博爾特也不是那種你逼一逼就行的人。
他必須要自己認同你的話,才會愿意去做。
否則的話。
物極必反。
他和博爾特打了這么多年,交的很清楚,應該怎么激發博爾特的戰斗力。
好在現在。
沒問題了。
60米那場室內賽,只是打個前哨站。
真正要展現的東西。
現在才開始。
米爾斯看著。
他知道蘇神的本事,也知道這家伙的頭腦,去年能夠戰敗打大賽的博爾特,更加證明了他的潛能。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