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謝正業本以為自己蘇神的實力展現,在這里就要結束……
哪里知道。
這才開始。
蘇總,我也不是吃素的!
讓你看看我的進步!
謝正業到底是年輕人,即便是剛剛受到的沖擊,很快就調整過來,決心奮力一戰。
根據彎道半徑和自身速度,精準計算身體傾斜角度,約為8°-10°。
這一傾斜角度能夠有效利用向心力,使身體在彎道上保持穩定的圓周運動。
其腳步動作表現為外側腳以腳掌外側著地,通過踝關節的外翻動作增加蹬地面積和摩擦力。
蹬地角度約為45°-50°。
為身體提供向前和向內的合力。
內側腳則以腳掌內側著地,蹬地角度相對較小,約為35°-40°。
主要用于維持身體平衡和輔助推進。
擺臂方面,進入彎道途中跑的謝正業,外側手臂擺動幅度加大,約為正常擺臂幅度的1.2倍。
且擺動速度加快,從后向前擺動時,手臂的運動軌跡略向內側傾斜。
帶動身體重心向內轉移。
這時候內側手臂擺動幅度相對減小。
約為正常擺臂幅度的0.8倍,主要用于控制身體平衡,避免過度傾斜。
這一套細節操作下來。
的確是……
有進步。
進步很明顯。
看起來謝正業即便是拿到了奧運會的季軍,也并沒有太放松。
驕傲與歸驕傲,訓練并沒有落下。
這從他的身體強壯程度以及他的技術細膩度都能看出端倪。
這里他做了一個“漸進式切彎加速”技術,意思就是——
在彎道前半段,保持相對靠外的跑進路線,身體傾斜角度約為7°-9°。
此時要求腳步蹬地力量相對均勻分配。
外側腳蹬地稍強于內側腳,擺臂幅度和頻率逐漸增加。
做不好這些,那你想做這個“漸進式切彎加速”,就只能是想想而已。
實際操作起來還不如老老實實的跑。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隨著彎道的深入,謝正業在彎道中點附近開始迅速切向內側。
身體傾斜角度瞬間調整到10°-12°,外側腳蹬地角度增大到50°-55°。
同時加大擺臂幅度,外側手臂幾乎伸直擺動,內側手臂彎曲約90°。
快速有力地擺動以配合身體重心的快速轉移,實現快速加速過彎。
整個過程猶如汽車在彎道上的精準操控,通過合理的路線選擇和力量分配獲得最大的彎道途中跑效果。
就連后面的周兵看著,都感覺……
真是有天賦。
僅僅一年,非但沒有原地踏步,反而像是進步了。要知道都到了奧運會的獎牌級別,那真是一個操作不好,就連原本的實力強度都保持不住。
更不要說在這個基礎上繼續進步。
這下子,阿添怕是也不好搞了……吧。
謝正業這200米上的天賦越發的明顯。
再說他已經拿到了奧運會歷史上黃主任第一枚200米的銅牌。
到底是術業有專攻。
100米以上的自然不用說。
蘇神是絕對的統治。
可要是換到200米呢?
蘇神還能做到嗎?
人家現在的實力可已經到了世界一流高手的程度,甚至能夠拿到奧運會的獎牌,說他在當時的時間段是現役的超一流高手,都沒問題。
因為奧運會的獎牌可不是這么好拿的。
尤其是田徑短跑類項目。
4年就一次。
多少人想擁有它?
是的,展現出來吧。
楊耀竹看著,內心也有些激動。
這個時候他盡量抱著自己的雙臂,盡量不要讓自己顯得太過于沒城府。
謝正業能夠展現的實力。
他這次冬訓可是有很高的預期。
如果說周兵是普通人的極限,那么謝正業……毫無疑問就是亞洲人200米的一個極限。
全亞洲眾多國家幾十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