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做到全亞洲的歷史第一。
那沒點天賦不可能。
看周兵是看普通人的努力。
看謝正業……
那就是變成了看天才的天賦,是怎么兌現。
兩者看起來的感官與期待也是完全不同
進入彎道途中跑后,領跑的依然是蘇神謝正業周兵,這一槍真正具備威脅他們能力的人。
不能說一個都沒有吧。
反正就是沒有一個。
真正能威脅到他們的人。
反倒都是身穿同樣顏色隊服的“自己人”。
這樣的感覺放在以前是很奇怪的。
運動員自己可能都要習慣。
可現在呢?
蘇神和謝正業雙雙把這個項目的高度,拉高了一大截,pb加上榮譽,足夠讓他們能夠從根子上站起來,面對這些歐美選手的挑戰。
加特林大力蹬著地面。
加特林憑借強大的肌肉力量和爆發力進入彎道途中跑。
彎道上,他正在利用其發達的腿部和臀部肌肉,及其外側腳蹬地時產生巨大的推力。
這些都可以讓他蹬地力量達體重的3-4倍。
蹬地角度約為48°-53°內側腳快速跟進協調。
他的擺臂動作,在進入途中跑后,擺臂幅度大且有力。
外側手臂從后向前擺動時,如同揮舞的長鞭,帶動身體快速扭轉。
內側手臂緊密配合,維持身體平衡。
200米的賽場之鞭。
依然是典型走的邁克爾.約翰遜的道路。
就是怎么看。
都怎么有些不匹配。
你其實說不清楚為什么?
別說普通的網友。
你就算是加特林的教練員們。
都不太能搞得清楚為什么。
明明在他們的眼里看起來,加特林這一些的技術動作都表現得很不錯,可為什么……
就是跑起來速度。
不夠快呢。
加特林費解。
他們也費解。
你要說加特林的技術不太好,做的很爛,那反倒是情有可原。可如果是加特林,本身技術不差甚至相當好,做的看起來沒什么大問題……
這就反而讓人難以接受。
加特林自己也感覺到了。
就算自己再怎么加快和調整。
恐怕都很難追上前面幾個,跑得飛快的家伙。
這都已經不被他的意志所轉移了。
追不上。
能不能追上。
其實作為運動員自己來說……
會有一個大體上的直覺。
比如現在加特林就感覺。
自己追上去恐怕比中美國的強力球還要難。
當然并不是說他跑的有多慢。
只能說是對面的幾個人。
跑得太快了點。
起碼在前面的彎道。
他這個所謂的前奧運會200米獎牌選手,已經是占不到任何便宜。
謝正業依然在發力。
他今天可不是來吃素的。
上一場在鉆石聯賽算是一個不錯的熱身后,他今天過來也是為了把自己的狀態進一步提升。
最好是能利用高原主場的優勢。
恢復到奧運會決賽的成績。
不說狀態能不能到。
起碼成績要到。
這樣后面的比賽才有打破的可能。
謝正業現在是19歲的年紀,正好是沖勁十足的時候,他當然不想讓自己的頭上壓著一個人。
年輕人就是這樣。
你就算是個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