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到讓人發指。
除了姜蘭,還有個逆風23.31還能看。
其余人除了韋勇麗,就都是朝著23.50去了。這一年韋勇麗的200米就是亞洲第一的成績,和奧爾加·薩夫羅諾娃同時共享亞洲第一賽季成績。
23.21s。
甚至可以說,你跑個23.80+,就可以進全國年度前十。
因為這個賽季的第八名,正好就是23.81s。
這就是眼下整個國內200米的狀況,也是整個亞洲200米的狀況。
因此除了姜蘭還要注意下,其余的人,即便是她們已經是現在國內最好的200米運動員。
可在現在的韋勇麗眼里。
已經是完全沒有了光環效應。
就是沒什么水平,沒有辦法走上國際,只能在國內打轉的水準。
沒辦法呀。
韋勇麗跟著二沙島已經見識了太多。
她也在國外跟著一起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見識本來就比原本時間線上這個年紀的她豐富的多。
更不要說去年的奧運會。
讓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的眼光。
現在已經。
不放在國內。
當然也不放在亞洲。
這不是什么張狂和飄了的意思,只是對于自己眼下實力的一種精準估計。
一共九個人。
只有陳娟和韋勇麗才是新體系下成長起來的運動員。
其余的都是傳統系排培養的。
在她們看起來,陳娟自己的確是干不過。
這種奧運會都差點拿下獎牌的實力。
想要去擊敗她,不亞于春秋大夢。
說出來也只能讓人徒增笑料。
“各就位。”
“預備。”
砰——————————
槍聲響了起來。
陳娟無疑是最快的,她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曲臂起跑的女子運動員。
你別說在國內。
就算放在世界級的舞臺上。
因為有了這個特殊啟動技術的獨家支持。
除非你是號稱連男運動員前10米都能贏的“袖珍飛人”弗雷澤。
這還能兩個人沖一沖。
其余的人。
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在這里和她對抗。
全世界都沒有幾個。
何況放在國內呢。
運動員的強弱是靠對比出來的。
一對比就顯得其余的國內選手。
那跑的一個慢。
看的很多觀眾都以為,這些傳統系的運動員到底會不會跑?
平常到底有沒有認真訓練?
這的確是冤枉了她們。
作為傳統系的運動員。
尤其是田徑類型的運動員。
即便是走三從一大。
那也是高強度的訓練少不了。
因此國內運動員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飽和度,從來都用不著去操心。
要不蘭迪上一世過來的時候。
為什要讓蘇神減少一些無用的訓練項目,減少無用的訓練負荷和強度。
一過來就要減少訓練。
這在國內以前的教練里面可以說是從來沒有過。
這也側面說明了,國內運動員即便是你不太看得上的傳統系……
訓練強度和訓練的密度。
也是超乎你的想象。
在田徑運動員的訓練上,國內關于訓練量和訓練強度這個問題……
從沒妥協過。
即便是傳統系。
那也一樣。
所以這方面,的確冤枉了她們。
流血流汗這方面她們也不輸任何人。
只是很可惜。
這流血流汗,流錯了方向。
沒有科學的系統,科學的體系知識來指導,有時候你越努力……
越會感覺到絕望。
因為這些努力是沒有價值的努力。
或者說是價值的比重太低。
你越想通過訓練提高強度來突破。
到了一定高度之后。
這么蠻干越不可能。
為什么說不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