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很有可能你路都走錯了。
甚至可能前面已經走到了懸崖上。
這種時候,你越是努力,越是能感覺到原地踏步的痛苦。
“陳娟當然是最快的,不愧是奧運會決賽級別的選手,她的身高,就像被抵消了負面作用,只剩下了積極。”
“韋勇麗也不錯,雖然啟動能力不如陳娟,但她也很快就沖到了第2位。”
“彎道加速,都很不錯,陳娟繼續擴大優勢,韋勇麗也在不斷蠶食和前面選手的前伸數。”
“看看彎道途中跑,陳娟速度起來了,極速展開……與所有人的差距都在瞬間拉大!”
“可能唯一能跟住一些不至于被完全甩開的就是韋勇麗。”
李韜也點點頭。
“韋勇麗這槍是有想法的。”
李韜以前是國內第1人,也是亞洲第1人。
作為運動員轉成的教練。
對于運動員本身的一些心理層面的感受,會比沒有運動員經歷直接做教練的人……
感同身受的多。
但具體是什么想法呢?
李韜也沒說。
這倒不是因為時間不夠,200米相對100米多出了不少時間。
只是有些話說出來,要是運動員沒有做到,那反倒是給運動員自己招黑。
08年的劉祥事件后。
大家都很注意這個方面。
“姜蘭也被拉開了。”
“現在所有人都被陳娟和韋勇麗拉開!”
“兩個人開始了最后的對決。”
“彎道進直道。”
“陳娟好像速度……慢了一些。”
“現在就放水會不會太早了點。”
楊劍正在疑惑。
李韜卻提前看出了端倪。
這可不是失誤。
尤其是彎道進直道后,陳娟往后瞟的那一眼,讓李韜更加確定。
這就是陳娟準備帶一帶后面的韋勇了。
跑得快的人只要掌控好速度,其實就能給在后面追的人更多的刺激。
說是“吃尾流”也沒毛病。
因為的的確確,這樣的情況更容易讓運動員跑得更快。
有事實作為支撐。
你不承認也沒用。
蘇神和趙昊煥,張培猛和勞逸。
不都是這樣嗎。
陳娟現在作為國內的一姐。
亞洲也是絕對的老大。
她在這樣的比賽,選擇帶一帶在后面的韋勇麗,并不稀奇。
反正她自己。
這種比賽也是過來走個過場。
不可能激發出多好的狀態。
既然自己沒法變得更強,幫一幫自己的小師妹,好像也是合情合理。
“陳娟有些減速了,這個距離也許有點早,韋勇麗趁機靠近。”
“縮小差距。”
陳娟提前減速,就是為了可以讓韋勇麗和自己更靠近。
這樣也可以給追擊的人。
更多的自信心。
“這娟妹子,越來越有大姐風范。”
“還知道主動帶帶自己人了。”
“那可不是嗎,你以為她還是小孩子啊,她可是小大人了呢。”
周兵插話,趙昊煥還想說什么。
可想想這家伙護犢子的勁。
反而是莞爾。
也許娟妹子跟了他這樣的人,也是好事。
“你看我干什么呢,看比賽啊。”
周兵看著趙昊煥這么注視自己,還真有點不習慣。
“沒什么,頭一次覺得你比較順眼。”
老趙還是逼格頗高的說著。
氣的旁邊的周兵牙癢癢。
120米130米。
韋勇麗似乎也感覺到了什么。
陳娟平常不可能只跑這么快。
那這只有一個可能。
她是在等自己。
準備帶著自己突破。
果然一抬眼,正好看到了陳娟扭過頭來看著她的眼神。
二沙島“傳幫帶”傳統。
是必須樹立起來的。
蘇神就是這么做的。
他希望二沙島其余人也能這樣。
這樣才能夠源源不斷的產生高質量的運動員。
最頂級的天才運動員需要天賦,需要時間去孕育。但是高質量的運動員保持在一個平均的水準線上,卻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完成“量產”。
140米1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