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她已經是最接近的一個。
其余的人沒有一個能夠比她更近一些。
陳娟現在的200米水平。
在國內,可見一斑。
現在國際上雖然也還拿不到獎牌。
但也不至于說很弱了。
在國際上起碼也是決賽選手。
那回到國內。
就是降維打擊。
其余人,能夠打開23秒就不錯了。
就已經很不錯,是很優秀的成績。
在亞洲甚至就已經是頂尖。
陳娟……
人家那可是朝著立雪梅去的。
100米追上了她。
200米估計也不會有多少的差別。
也只是時間問題。
至于其余人,她們差距并不大。
姜蘭前面也并沒有什么優勢體現出來。
國內200米的傳統跑法。
沒有在前面有什么特別的。
隨著比賽的進行,選手們進入了彎道跑階段。
彎道跑是200米比賽中的關鍵環節,它需要選手具備良好的彎道技術和身體平衡能力。
陳娟由于身高超過了1米75,在彎道跑時,她的送髖幅度更大,這使得她能夠更好地利用彎道的向心力,保持較高的速度。
她的身體條件。
身體素質。
都比之前更強。
這都是她保證利用好彎道向心力的基礎。
更不要說經驗和技術也都遠超其余人。
領先是沒話說的。
彎道持續加速。
無人可擋。
她的身體向內傾斜,右臂擺動的幅度明顯大于左臂,右腿的蹬地力量也更強。
陳娟在彎道跑中始終保持著領先,她的速度依然很快,每一步都充滿了力量。
身高最高卻在前面跑出了最強的力量感。
這就是國內整體的環境帶來的對比。
當然。
也有曲臂起跑,給她帶來的變化。
韋勇麗在彎道跑時,技術也非常嫻熟。
她也比賽了這么多了,甚至拿過世青賽的比賽獎牌,看她這邊,身體傾斜角度適中,這是為了能夠有效地克服彎道的離心力。
韋勇麗的步幅和步頻控制得很好,她在彎道上緊緊地咬住陳娟,沒有讓差距被拉大。
因為對于她來說。
這個能夠緊緊咬住。
就足夠優秀了。
能否讓差距被拉開。
就已經足夠的好。
誰叫現在陳娟在整個亞洲都是無敵姿態呢。
自從去年的奧運會之后。
就是這樣了。
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爭議。
她這段在彎道跑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
她的身體靈活性很高,能夠快速地適應彎道的變化。
彎道上,她加大了右臂的擺動幅度,同時加快了步頻,讓自己彎道穩住第二位。
袁奇奇在彎道跑時,也展現出了不錯的技術。
她的身體平衡能力較好,在彎道上沒有出現明顯的失誤。
肌肉大不是白給的。
不過因為實力和經驗,還有前面的小失誤,袁奇奇只能努力保持著自己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