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停不下來。
“那能量代謝的極限適配呢?”
拉爾夫.曼道。
“磷酸原系統的時空靶向釋放。”
蘇神回答如流。
“在第七步極限狀態下,能量供應需滿足高功率輸出起碼超過約2108w。與低能耗損耗的雙重需求。可以采取技術通過磷酸原系統的空間異質性激活實現這一目標。”
“比如股四頭肌內2b型肌纖維呈區域性分布,其運動單位閾值與纖維直徑正相關。通過運動神經元放電頻率調控,從第一步80hz升至120hz,實現閾值跨越募集。”
“能量傳遞問題呢?”拉爾夫.曼道。
“采取能量傳遞的“肌節-肌腱”接力模型。”
蘇神也繼續。
“磷酸原系統產生的atp需通過肌節內的肌酸激酶系統傳遞至肌腱附著點,這一過程存在能量梯度損耗,每傳遞1μ距離損耗約5%能量。那么我想要第七步轉換技術通過肌節排列方向優化,與肌腱長軸夾角從15°減至8°,使能量傳遞路徑縮短12%,損耗率從22%降至13%。”
“這……可行嗎?降低這么多?”
“可行。”
蘇神也繼續下筆——
原本我們的技術:傳遞距離l=100μ,損耗率=1-(0.95)^(100/1)=≈99.5%。
這顯然錯誤,應為指數衰減模型。
損耗率=1-e^(-l/λ),λ為特征距離,假設λ=20μ,則損耗率=1-e^(-5)=0.993,即99.3%,依然不合理。
說明模型需修正為線性損耗,每10μ損耗5%,則100μ損耗50%。
那么新的接力模型為:
傳遞距離l=88μ,損耗率=44%,能量利用率從50%提升至56%。
對應atp有效供給量增加12%。
“原來可以這樣,那……矢量耦合的數學建模與臨界條件推導呢?”
這個時候其實周兵他們正好過來找蘇神,因為余位力要和蘇神商量下去莫斯科的一些事情。
走進來一聽。
全都麻了。
“這……煎餅哥,這是在說什么啊?”
“我怎么感覺自己一個都聽不懂啊。”
周兵和謝正業身后還帶著幾個年輕的小運動員。
他們更加被這個場面震撼。
廢話。
別說你們聽不懂,我們也聽不懂啊。
但是這種話當然不能說。
畢竟要在后輩面前樹立自己的前輩形象。
“嗯,這是以后你們才會接觸的東西,現在這個東西接觸對你們來說太早了,不要去想。”
呵。
煎餅哥可以啊。
謝正業都罕見的投來了,佩服的目光。
因為他面對這個問題。
也是不知道怎么回答。
實在是聽了都覺得腦袋大。
多少腦細胞都不夠用的感覺。
而這個時候蘇神和拉爾夫.曼根本就沒有注意到有人進來,兩個人已經全部投入到了科研的討論中。
“建立第七步蹬伸階段的動力學方程,聯立垂直力與水平力的耦合關系。”
“這是質心方程運動式。”
“這是這一段的能量守恒方程式,其中能量損耗eloss包括肌肉內部摩擦η1=15%、肌腱粘彈性損耗η2=11%、空氣阻力做功η3=8%,總損耗率η=η1+η2+η3=34%。”
“可以,的確都可以啊。”
拉爾夫.曼已經整個人都上頭了。
到了他這個年紀。
什么物質?什么美女?
根本都不能讓他上頭。
只有他畢生追求的東西。
那才是真正的真愛。
相信上了年紀的男同胞。
對這一點都會深表贊同。
深表理解。
“那么……”
“那么臨界突破的條件呢。”
這。
拉爾夫.曼也略微有些緊張。
因為這就像是最后的臨門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