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這么快?
卡特因為在蘇神的視頻里學到了很多東西。
這就導致他比任何人都要更加專注在蘇神的技術上。
他比任何人都更加仔細的揣摩蘇神動作變化。
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學到了真諦。
只要繼續參加訓練,有機會也能夠分開1.80的門檻。
甚至更進一步。
像蘇神那樣打開1.70,那他是沒敢想。
但是打開1.80。
他認為自己還是有些機會。
因此他比任何人都仔細觀察蘇神的跑動,即便是他現在也是比賽的一員。
前面還好,那都是蘇神熟悉的節奏以及常規的操作。
看起來很勁爆,但的確都是在卡特的預料之中。
一直到第7步。
這第7步踩出去的一瞬間。
卡特頓是覺得前面那個人就像是突然開了變速齒輪。
一下子速度就上去了一截。
當然你要較真,那也不算是速度上去了一節只是因為其余人在這個地方的轉換……
都會有明顯的轉換時間。
這一點不管你是誰都一樣。
沒有任何的區別。
尤其是在眼下這個美式的田徑主導體系下,更加沒有人能夠解決。
即便是博爾特也沒差。
號稱是神的啟動加速,這里也需要轉換。
沒有不需要轉換的人。
當然蘇神也是需要轉換的,只是相比其余人的轉換速度和轉換時間……
他剛剛的這一手。
簡直就像是沒有轉換時間。
直接從啟動就變成了加速。
中間一點征兆都沒有。
這根本不是現代的美式體系,可以解決。
要不然也不會這么讓人震驚了。
原來……
這就是極限轉換的感覺。
感覺到了自己第7步所帶來的流暢感。
立刻。
蘇神就把這個感覺往后面續。
因為任何的感覺出來之后,如果你不往后面續下去,那就會戛然而止。
短跑是個連續性的東西。
沒有連續性。
你的技術將沒有任何意義。
這也是為什么剛剛米爾斯會這么想的原因。
可惜的都在蘇神剛剛建立的第七步力學奇點上。
被爆的一干二凈。
反而是蘇神自己。
眼神炯炯。
下腳有神。
開始進入加速區。
從股四頭肌-膝關節的“變矩杠桿“模型,到矢量分解到關節動力學重構。
然后又到了現在。
依靠力學奇點支持,在所有人的里面,第一個無縫進入加速位。
既然剛剛的啟動,依靠的踝關節以及小腿的比目魚肌。
那么。
正式從轉換進入加速呢。
蘇神。
依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那就是……
靠自己的最強肌肉。
臀大肌繼承。
臀-核心動力樞紐的三維力矩整合!
砰砰砰砰砰。
從矢狀面到額狀面的全域控制!
砰砰砰砰砰。
把臀大肌作為順接啟動轉換的位置。
這是因為臀大肌纖維呈多向分布,上束斜向外上,中束水平,下束斜向內下,在髖關節95°屈曲位時,會上束纖維收縮時產生后伸力矩和外旋力矩,對抗軀干前傾導致的內旋趨勢。
下束纖維收縮時產生內收力矩,與對側臀中肌協同,將側向偏移控制在±1.2°以內。
這樣就可以通過肌纖維募集順序優化,下束先于上束激活,使臀大肌合力方向與地面垂線夾角從25°減至20°!
水平分力占比從45%提升至53%!
單肌貢獻推進力約320n!!!
二十米。
蘇神感覺自己就像是單車處在了下坡道。
現在要做的不是擔心動力問題。
反而是如何控制的問題。
可以控制好。
這個速度。
已經強的離譜了。
砰砰砰砰砰。
速度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