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開始回放這場比賽。
博爾特認真的看著。
尤其是最后10米。
他覺得自己本該有機會,至少本該能和蘇神持平的,最后拼一拼千分位。
不該直接輸掉大半個身位。
為什么會這樣呢?
為什么自己最后會突然穩不住呢?
這不像自己啊。
博爾特在賽前明明感覺自己的狀態不錯,心態不錯,整個比賽里面跑的也不錯。
你可以說蘇神的發揮極其出色。
但是博爾特的發揮呢?
人家也同樣出色好不好!
米爾斯也在這個時候死死的盯著。
他也想要知道為什么博爾特會輸。
而且會輸的這么直接。
連比千分位的資格都沒有了。
這根本不是他預料中的比賽。
真是該死。
為什么會這樣?
最后10米到現在,到底出現了什么問題?
即便是蘇神的發揮超出想象,可是博爾特的狀態也放在這里,不應該最后10米突然追不上了。
明明前面一直在接近,按照這個速度曲線來說,理應該追上。
這一點作為經驗豐富的米爾斯是絕對不可能搞錯。
但是現在就是沒有做到。
真是奇怪。
博爾特的大賽發揮平常也不用擔心,絕對也是大心臟的運動員。
即便是面對逆境的經驗不夠,但是大賽的發揮穩定性本不該出問題。
又看了一次回放。
米爾斯突然捕捉到了一個細節。
在最后的瞬間。
大概是剛過90米。
博爾特動態關節剛度調節。
出了問題。
要知道,博爾特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其膝關節能通過動態關節剛度調節。
這個方面比別人做的好的多。
當然也有可能是天賦要好的多。
如股四頭肌與腘繩肌的協同收縮。
將的92%以上有效傳遞至踝關節,而普通運動員這一效率傳達約為78%。
這也是米爾斯為什么一定要讓博爾特安排上這個技術體系的原因。
三關節力矩技術在短跑中的推進力本質,是關節力矩通過骨骼杠桿作用產生的矢量合力。
以髖關節為例,其蹬伸時產生的力矩,需通過股骨傳導至膝關節。
此時,膝關節的力矩不僅包含股四頭肌主動收縮產生的力矩,還需平衡髖關節傳遞的慣性力矩。
動態關節剛度調節。
就可以讓博爾特獲取到比別人更多的——
關節力矩的矢量合成。
這是一個極大的優勢。
尤其是在最后面。
對于身體的穩定性以及速度平穩順下去的節奏。
都是巨大的幫助。
但是在剛剛這個地方。
博爾特原本生理上帶來的天賦屬性——
動態關節剛度調節。
這個里面的剛度。
竟然罕見地出現了問題。
就是因為這個剛度突然的歪了一下。
變得不夠剛。
才讓博爾特最后出現了功虧一簣。
本應該能夠追上去的平滑速度曲線。
突然波動。
最后失去了和蘇神競爭千分位的資格。
不然的話。
這場比賽誰能笑到最后還不好說呢。
這一點米爾斯是有著絕對的自信的。
博爾特在他的親手調教下,今年本該到達即是巔峰。
不應該還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而且他賽前對于博爾特的身體各項準備也做得很充分。
再加上博爾特今年足夠的自律。
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真的很不應該。
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呢?
他不相信,這只是單純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