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就……
不行。
因為別人大賽露不了臉,也想要小賽打打野呀。
這打野現在也變得困難了好不好?
你想要打野也得層層的人群中沖出來。
沒有人再會給你輕輕松松讓位了。
90米。
這個時候張培猛已經感覺到了身體上的抖動越來越加劇。
這沒辦法,整體的分配來說,他就是均衡偏向前程。
所以他的前面消耗也更多。
只是說他沒有像蘇神那樣走極致前程路線。
可100米,他只需要總體以上比別人快就夠了。
不需要顧及方方面面。
那樣的想法是不專業并且愚蠢的。
他現在只想要更快。
前面如果不發這么多力,后面當然可以輕松不少,但是總成績卻可能下滑。
還不如逼自己一把。
加特林看到了機會,他也沒有放過,立刻來了精神全力圍剿。
沖過終點前十米。
張培猛的即時心率達到198次/分鐘。
血乳酸濃度飆升至20ol/l以上。
但他依然保持著清醒的意識。
這得益于蘇神在二沙島獨創的“分段恢復訓練法”。
也就是通過一定程度下模擬極限狀態下的神經調控,大幅提升了抗疲勞能力。
對于短期的突擊備賽。
效果明顯。
張培猛就是受益者。
這里雖然疲勞。
可身體卻已經提高了習慣程度。
所以。
依然可以堅持。
這個時候,楊劍也有些著急,大喊頂住,頂住。
因為解說員是上帝視角。
能夠更清楚地看見后面已經有人追上來。
追上來的這個人就是加特林。
但是現在重點已經近在咫尺。
怎么做呢。
加特林覺得自己已經看到了希望。
自己比不過蘇和趙。
怎么也不至于淪落到被亞洲第3人干掉吧。
但。
張培猛這里。
看著終點線。
做出了新的反應。
這。
就是蘇神一直希望他能做到的。
在還剩幾米的距離上。
張培猛開始做出了壓線準備。
98米,99米。
張培猛提前0.2秒啟動側身壓線技術——
身體向左側旋轉15度。
以肩部優先觸線。
因為肩膀就是軀干最前面的部分。
這個動作比正面沖線理論上可以縮短0.15米的沖刺距離。
“壓線!!!!!”
“9.85!!!!!”
“最后看起來和加特林差不多呀,不知道是誰贏了。”
可很快。
楊劍就得到了答案。
“張培猛……”
“最終核定結果是我國選手張培猛拿下了第一!!!!!!!!!”
“他在最后0.01秒穩住了優勢!”
“以0.01秒的優勢戰勝了美國名將賈斯汀.加特林!!!!!!!!”
“成了巴黎鉆石聯賽的100米冠軍!!!”
“沒想到除了蘇神和趙昊煥,還能用我國選手登上鉆石聯賽100米的冠軍領獎臺!!!”
“張培猛,做的實在是太棒了!!!”
當然棒。
張培猛大口大口呼吸著空氣。
他也沒想到自己竟然能夠有一天把當年在電視機里看到的超級明星賈斯汀.加特林。
斬于馬下。
悉尼奧運會的時候。
那個時候還在看電視的,他恐怕怎么也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