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金者在跳遠項目的穩定性,也讓人充滿期待。他在今年5月連續跳出8米30以上個人歷史最好成績,如果用這個指標衡量,已具備奪取世錦賽前五名的能力。”
“沒錯,現在就看看他自己在大賽上怎么表現了。”
“讓我們來看看他的資格賽成績,看看他預賽會怎么比,能不能創造紀錄殺入決賽。”
“咱們已經七八屆世錦賽,沒有看過黃種人的身份出現在跳遠的舞臺上,現在就看看我們的自己人能不能做到了。”
在歷史上不僅僅是之前比賽就積累了生命,這一次的德意志集訓也發生了問題。
所謂越是心存夢想,擺在李金者面前的阻力也愈加凸顯。
離世錦賽開賽前三個月,他在德國訓練時不慎被杠鈴砸中右腳,這次受傷,可能將摘得一枚獎牌的希望砸飛了。
這就是當時他的處境,的確很慘。
不過這一次蘇神當然會帶著他一起規避。
根本就沒讓他去那邊。
那很自然,就避免了這一次的傷上加傷。
“看到他的第一跳。”
“不錯,第一跳就是8米10呀!”
就在楊劍被這個成績感到興奮的時候,和原本的時間線上一模一樣,很快裁判員就站出來搶戲,宣布這一跳犯規。
不然以這個成績足夠輕松殺入決賽。
“沒關系,不要被影響,這說明狀態很不錯,第2輪好好跳就行了。”
“沒錯,有點可惜,但是沒有關系,實力在這里只要能過8名呢,就可以輕松進入決賽。”
是這樣說,可是歷史上他這里卻出現了問題,因為傷病的原因他沒有辦法連續做出優秀的發揮,所以后面兩跳他都沒有超過8米。
尤其是第2跳。
更是只有7米77。
不過這一次。
情況完全不同,沒有傷病的他。
該拿出自己的好狀態了。
這也是他本該在這次世錦賽上拿出的狀態。
隨著現場播報員喊出“cha,lijzhe“。
他邁出第一步。
助跑啟動采用獨特的“三短一長“節奏:前三步步幅緊湊,頻率快而輕盈,像獵豹匍匐接近獵物。
第四步突然拉開距離,左膝高抬帶動身體重心前傾,雙臂呈45度角大幅度擺動。
這種啟動方式既能快速積攢速度,又能保證步點精準度。
進入助跑中段,李金者的步頻與步幅開始穩定遞增。
他每一步的落點幾乎都在跑道中線,顯示出強大的身體控制能力。
當跑到第12步時,他的速度已達到每秒8.5米,雙臂擺動幅度加大到與肩同高,帶動軀干形成輕微扭轉。
這種“扭麻花“的動作能在不損失速度的前提下為起跳積蓄更大力量。
臨近起跳板前8步,他開始進入加速沖刺階段。觀察慢鏡頭可以發現,他的腳掌著地方式發生明顯變化。
前腳掌先觸地,迅速過渡到全腳掌,借助跑道彈性完成“彈弓式“蹬地。
最后三步時,他的步幅達到1.85米,遠超常人水平,這種超長步幅需要極強的下肢爆發力和協調性支撐。
好在他都做的不錯。
在距離起跳板前沿20厘米處,李金者的起跳腿精準落地。
這一落點經過長期訓練校準,既避免踩線犯規,又能最大化利用跳板反作用力。
觸板瞬間,他的膝關節彎曲角度達到135度,形成完美的“蓄力彈簧“姿態,同時擺動腿迅速向前上方擺動,腳尖直指眉心。
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