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身體重心始終保持在跑道中線上。
這對比以往只是讓他保持身體的中線。
但沒有具體的辦法和操作手冊來看。
根本不在一個維度上。
這才是真正的告訴運動員應該怎么做。
而不是讓運動員自己聽起來都是一頭霧水。
然后就已經來到了第1個欄附近。
來到了起跨點。
進入起跨瞬間,謝文君的技術精度達到頂峰。
他知道不管前面做的再好,關鍵還是起跨。
如果起跨做不好。
什么都白說。
到底這個項目還是叫做跨欄。
所以跨欄的成敗。
才是重中之重。
謝文君集中精神。
他的起跨腿右腿以305°/秒的角速度蹬伸。
髖關節伸展至160°。
就讓他獲得2.08米的理想起跨距離。
不過這還只是開始想要完成這一次的八步改進上欄,后面也要做好。
這里采取的還是之前他采取的——“低平過欄”策略:
也就是擺動腿過欄時,小腿與欄架的垂直距離僅8,遠小于常規為12-15,這種姿態大幅降低了空氣阻力。
阻力系數從0.8降至0.72。
為實現低平過欄,他在空中通過軀干前傾45°與擺動腿下壓動作的協同,將身體重心軌跡控制在距欄頂15的高度。
同時,起跨腿蹬伸后迅速折迭回收,在0.08秒內完成“蹬伸-折迭”動作,減少空中滯留時間。
在空中姿態控制方面,謝文君的軀干前傾角度保持在45°,頭部與軀干保持在一條直線上,目光注視前方欄架。
他的身體在空中形成一個緊湊且流暢的弧線,最大限度地減少空氣阻力。
過欄。
當擺動腿越過欄架后,他立即啟動“小腿回收”動作,在0.1秒內將小腿快速收回,為落地后的銜接跑做好準備。
這種高效的起跨和空中姿態控制技術,使他的過欄時間大幅縮短!
并且能夠在過欄后迅速恢復速度!
也正是因為這一套完全不同的八步上欄。
他在這里過去后就已經沖到了前幾。
過欄后,謝文君的落地銜接技術是保證速度延續的關鍵。
只見他的擺動腿在即將落地時,小腿主動前伸,以腳跟先著地的方式接觸地面。
著地瞬間膝關節迅速彎曲至130°。
這是形成良好的緩沖。
減少落地時的沖擊力對身體的影響。
同時,他的起跨腿快速向前擺動,準備邁出下一欄間跑的第一步。
在落地后的第一步。
他的步長控制在1.9米。
這一步通過快速有力的蹬地動作完成。
蹬地時間僅為0.23秒。
在蹬地過程中。
他的踝關節、膝關節和髖關節依次快速伸展,將落地時的垂直力迅速轉化為水平向前的動力。
他的手臂在這一過程中也積極擺動,配合下肢動作,加快身體的前進步伐。
這是企圖通過這種高效的落地銜接技術。
謝文君能夠將過欄時的速度盡可能多地保留下來,并且迅速進入下一欄間跑的節奏。
別的不說。
或許他自己都沒有想過。
等他過去之后。
他已經落在了……
第二的位置上。
僅次于在前面跑的最好的。
美國蠻牛。
大衛.奧利弗。
看到這里的孫海瓶。
有些莫名興奮的用交叉著手臂。
手指跳動。
微微清扣自己的臂膀。
對嘛,就是這樣嘛。
年輕人。
就要膽子大一點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