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采用“兩步一呼”的納爾遜高出3個百分點。
呼氣時,她的腹肌會伴隨擺臂動作輕微收縮,這種“呼吸輔助發力”的技巧能讓核心肌群的穩定性提升10%。
尤其是在持棒轉身傳棒前的最后階段。
穩定性尤為關鍵。
她的軀干晃動幅度進一步縮小至1.5厘米,這是要為等下交接做準備。
要為傳棒動作提供穩固的支點。
這場決賽開始之前,袁郭強就告訴這兩個小姑娘不要太緊張,穩妥的完成任務就行,不要掉棒就可以。
畢竟對于成績這頭一回也沒太多追求。
而且之前保持的去年成績。
預賽就破了,不是嗎?
任務已經達標了,后面讓運動員輕裝上陣就行。
畢竟有時候也不是說教練員非得逼著運動員這么做,主要是……經常會有上面需要做一些賽前的比賽預測或者是成績保單。
不得已才要做這樣的事情。
那既然已經達標了。
作為教練,自然也是一身輕松。
尤其是發現,這兩個小姑娘還跑得不錯的情況下。
更是意外之喜。
“沒想到第2棒孔令薇,表現相當不錯!”
“雖然交接的地方比經驗更老了,交接技術更好的小鷹國超越,可是……”
“孔令薇沒有放棄穩定住身體的節奏后持續給予小鷹國第二棒壓力!”
“甚至她在不斷與納爾遜縮小差距!”
這誰能想到?
咱們雖然交接的技術,被小鷹國拉開了點,但其實幅度并不大,更多還是因為小運動員第一次參賽比較保守的原因,而并不是交接技術在這里就落后了太多。
所以在這種落后并不是太多的場面下。
孔令薇從后面發起趕超節奏的畫面。
才會越發的清晰。
畢竟第二棒。
也是個大直道啊。
納爾遜也沒有想到剛剛的交接讓自己建立了優勢,這么快竟然就被趕了上來。
而且這家伙還是依靠著純粹的跑動能力。
這還是自己認識的亞洲女子隊伍嗎?
她們不該很快就會被我們甩開嗎?
這是事實啊,男子不說起碼女子現在還是這樣。
納爾遜她的印象流并沒有問題。
而且亞洲的國家只要是上了大賽的賽場,幾乎都會出現難以發揮自己賽季最強實力的情況。
所以通常是被當成一般游戲里面的哥布林。
出了新手村就會被甩開。
絕對的背景板。
哪里知道,竟然會出現眼下這個局面。
人家被反超之后,非但沒越拉越遠。
甚至又開始鼓足力氣,企圖反殺。
而且人家還真有本事做到。
因為她可以明顯聽到釘鞋聲在靠近。
這還是亞洲隊嗎?
她們不是只有個第四棒的陳,比較厲害嗎?
什么時候第二棒也跑得這么好了?
事實上你別說什么第二棒。
第一棒同樣跑得不錯呀,只是因為納爾遜她自己跑的是第二棒,所以對第一棒的感覺不深刻。
事實上,中國隊這一次第一棒就跑得不錯。
如果這場比賽不是世界頂尖舞臺,即便是個歐洲的聯賽……
都能發現,其實我們一啟動……
就沒有落后。
只是世界頂尖舞臺上有牙買加和美國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