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鎖節奏”的動作是給第二棒孔令薇的信號——
然后就是。
接下來的3步內。
將傳棒動作將完成。
孔令薇在接力區前3米處進一步加速。
她的啟動時機卡得不錯。
比預賽好不少。
預賽的時候還是有些緊張。
回去她好好反省。
決賽這里就不僅僅只關注自己。
也開始關注第一棒袁奇奇過來的頻率和距離。
這才是一個優秀的交接要做的事情。
只關注自己。
那是北美洲的交接辦法。
而且不適用在除牙買加和美國隊之外的……任何隊伍上。
袁奇奇的右腳剛落地。
她便邁出第一步。
兩人步頻形成一個接近的同步——
這是蘇神告訴的接力成功的核心原理。
即傳棒者與接棒者的步點重合。
避免因節奏錯位導致的停頓。
任何一個人跑得太快,或者任何一個人跑得太慢都不行。
這是接力比賽。
是團隊作戰。
要的是配合。
慢的人應該快一點,快的人也要等一等慢的人,這樣才能完成一次更好的交接棒。
不然都只顧個人的話,不是失誤就是容易掉棒。
肯定出意外的概率會變高。
孔令薇她的左臂向前探出。
掌心朝內。
手指自然張開。
與袁奇奇的右手形成“掌心相對”的對接姿勢。
這種改進后的姿勢比單純“握棒端”接法更高效。
因為掌心接觸面積大。
容錯率更高。
即便兩人位置有細微偏差。
也能通過手指的微調完成交接。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兩個人的身影越來越接近。
這個時候其余的隊伍也在開始完成自己的交接。
小鷹國隊她們的交接是最流暢的一個。
原本還落后的她們就通過一個交接瞬間又沖到了第三的位置,然后……
也利用這一點。
大幅度縮小了一波和前面美國隊以及牙買加隊的差距。
當然法國隊和巴西隊這里都做的不錯。
這已經不是幾年前了。
08年之后幾乎每個國家的交接能力都在提升。
不再是以上個世紀為標準的時代。
幾十年這個交接的技術都沒有太大的擴充以及普及。
現在可不是這個時代。
而且所有人的交接技術都漸漸提升之后,如果你的技術不提升。
那你不就是落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