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體插入時對指腹產生的5n壓力,觸發手指屈肌的本能收縮。
拇指與食指、中指在0.01秒內向內收攏,握力從0升至15-20n,形成對棒體的環形包裹。
由于棒體重心前置,插入后自然向前傾斜15°,使掌心皮膚與棒體接觸面積從35增至40,環形微凸紋路嵌入指腹皮膚的細微褶皺,動態摩擦系數提升至0.5-0.6。
此時即使握力未達最大值,摩擦力也足以維持棒體穩定。
這一瞬間兩人的身體姿態保持剛性。
蘇神上體前傾角度未變,支撐腿處于蹬伸階段,地面反作用力通過下肢垂直傳導至軀干。
張培猛右臂仍保持前伸姿態,肩部未因遞棒動作產生晃動,兩人重心水平間距控制在0.5米以內。
為后續抽離動作提供穩定的空間基礎。
到這里為止,差距還不是特別大。
起碼還感覺不出來。
真正開有感覺的。
是下一步。
接力棒的抽離動作。
這個就和原本的下壓模式不同了。
短距快抽與順勢卸力。
即便是改良后的下壓式,也沒有這樣。
張培猛在感知到接力棒體插入到位的瞬間,準備開始做對齊的動作,這其實就算是一系列的矯正,等那邊拿穩之后他才會松手。
他未做單純后拉,而是先通過手腕再次微下壓0.5厘米,使環形微凸紋路與指腹皮膚進一步卡緊,隨后橈側腕伸肌快速收縮,帶動手部向后抽移3厘米。
抽離幅度僅3厘米,耗時0.02秒,抽離方向嚴格沿棒體軸線,避免橫向用力導致棒體傾斜。
這是進一步的微調。
察覺自己待會兒應該什么時候松開。
但就在原本,應該按照流程進行最后的對齊以及幫助穩定過程中。
突然張培猛感覺到前面有一股力道傳來。
一瞬間就要把接力棒從自己的手中拿走。
這一瞬間他有些發愣,但就是因為這一愣,反而讓他沒有緊緊的鎖住接力棒。
因為如果這么做了,那就完了。
整個抽離式下壓就完全失敗。
蘇神這個人也會被拉著往后走,大幅度抵消自己的啟動速度。
好在張培猛愣了一下,畢竟這是和平常訓練中完全不同的感覺。
張培猛:???
他完全沒有想到蘇神會在這里突然——
自作主張。
因為這個是訓練中完全沒有的事情。
但是做這個事情的人是蘇神。
二沙島的終極靈魂人物。
張培猛還真不敢說他要這么做,有什么問題?
只有可能是什么玄機,自己沒有看到。
蘇神抽離的速度很快。
也沒時間解釋。
由于抽離幅度小、速度快,對蘇神手臂產生的拉扯力僅5n。
這么做,他的右臂未因這一拉力產生明顯位移。
肘部依然微屈角度保持20°。
前臂仍隨身體慣性自然擺動。
身體重心波動幅度控制在2以內。
已經是。
完全沒想到的結果。
好的很。
好的很啊。
剛剛蘇神左肩剛過交接區黃色前端線時,右胳膊不是僵著等,是肘窩微微朝里收了半寸。
前臂像被軀干帶著往前悠,手腕沒動,就拇指、食指、中指指腹先蹭到了接力棒的防滑紋。
那一下不是捏,是指腹皮膚跟著棒體往前滑了2毫米,就這瞬間,他掌心那塊小魚際肌輕輕鼓了下。
不是發力,是把掌心凹得更深,剛好讓棒尖順著那道凹痕往里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