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一就有二。當幾個有見識的家庭,上門找費千里師徒商談之后。便去買地移植秧苗,開始種植火眼劍麻。一直到三年后,在東8區的礦脈,被完全采空前。這里已經有,兩百多個家庭,上千人轉向了種植業。
雖然,受到珠芽繁育速度的限制,這兩百多個家庭,劍麻的種植面積,加在一起,只有300多公頃。但,到此時,已經為該地區,大規模發展劍麻種植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而時至今日,這十幾年間,東8區的劍麻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了,接近100平方公里。有2千多個家庭,上萬居民,都在從事劍麻種植。人均年收入,大約在6萬銀盧左右。注意,是“人均”年收入
至于為什么,該地區還有一大半的居民,沒來一起靠種植業,共同致富?這,只能說人各有志了。不是每個人,都能腳踏實地。同時,祖輩都是工人階級的傳統思想。也造成,很多人的職業觀念,難以轉變。
再有,種植劍麻,需要等到兩年后,才能獲得收益。沒有既得利益,不能馬上變現,很多年輕人等不了。所以,在本地的三座礦井關閉后。就避免不了,這些年輕人,都跑到外面去闖世界了。
可這一期間,費千里師徒在做什么?其實,早在赫侖.考伯特,幫師傅策劃好在他的家鄉,發展農業產業之初,就給他們師徒,定位好了自己的角色。
他們兩個,成立一家科技貿易公司。就是現在的,皮實圖科貿公司。當年,自打有老鄉登門,表示希望能跟費老弟師徒,一起種植火眼劍麻。并向他們咨詢,劍麻秧苗的售價時。這師徒二人,在開懷一笑之后。就向這些老鄉們,出示了一份合同。
這些老鄉拿過合同一看,登時喜上眉梢。因為,合同里的條款寫明:作為甲方,皮實圖公司,向加盟種植劍麻的乙方種植戶,免費提供珠芽的秧苗。同時,甲方還向乙方,無償提供移栽、施肥、灌溉和收割的農用機械。以及病蟲害防治、抵御自然災害等服務。
但,乙方種植戶,必須要履行兩個責任。
第一、劍麻成熟后,所有的收獲,只能交由甲方售賣。不過,甲方會公開成交價格,并從中抽取10-15%的傭金。作為,用于維持公司發展,擴大種植業發展的費用。當然,這兩師徒也要賺錢。
第二、所有乙方種植戶的地里,劍麻成熟后,生長出的珠芽,所有權都歸甲方。但,乙方想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甲方,會根據實際情況,再次向乙方,免費提供珠芽。乙方,不得擅自移植珠芽。
若乙方種植戶,違反了這兩項條款。甲方將收回,對該種植物,在合同上賦予乙方的所有權利。
雖然,這些老鄉,不太理解,這合同上,第二項條款的意圖。但,能免費獲得種植權和秧苗。又白給你提供,那么多服務。人家,到了收獲的時候,還幫你找銷路。只收你那么點傭金,這不是白送錢給咱們嗎?
其實,這第二項條款的意圖,是考伯特為了保證該地區,經濟作物種植產業,能夠合理有序的發展,創造基礎條件,而制定的規則。
雖然,這里地廣人稀。但,大家在見到效益后。不可避免會有個別種植戶,為了獲得更大的收益,會無序擴張種植面積。導致種植戶之間,產生爭搶土地的糾紛。
更無法避免,有人攜帶著珠芽,跑到其他地區去種植。出現同鄉人在異地,在同行業,競爭市場份額的局面。到時候,還要打專利官司。如今這亂世,這種情況,無論于公于私,都是非常麻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