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教習們授課,桌案上都會備著筆墨紙硯。
宣紙和筆墨都是用特殊的材料制作的,在質量和作用上不同于一般的紙和筆。
而且,書院里用的也不再是學堂的那種沙盤和柳枝寫字的方法,而是用特定的方式把宣紙固定在木板上,再把木板掛于墻上。
沈顧在宣紙上寫下那句詩后,轉身看向學子們,發現他們無不為之動容。
或振奮,或激動,或感慨,或懷念……
眾多學子剛剛聽完沈顧的話,先是全都精神一振。
然后屏息凝視著沈顧寫下的那句詩時,臉色十分激動。
太有感覺了!
這句詩,寫得……太戳心了啊……
……
眾多學子皆是感觸頗深,這幾句詩寫的就是他們心里此時的那種感慨……
“今日何其少,就只有今日啊,今日過去了就沒有了。而今日沒有完成的事,就只能推到明日了……但是,明日復明日,一日又一日,推著推著,最后什么都沒有做成,而時光卻是流逝了……”
“應當珍惜時光,把握當下啊!”
“是啊,不能懈怠!”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就是方才我們所提到的年少讀書時的真實寫照啊……”
“如果年輕時不好好讀書,待到白發蒼蒼時,就只能后悔了……”
“還好,還好,我們都做到了,不負年華……”
“沈兄就是沈兄,總是能把最切實的感受完美地用詩詞表達出來……”
“是啊,真的寫到心里去了……”
秦省也是激動不已,嘆道:“妙!太妙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就是這種感覺!老夫一生研究學識,心里就是這個感覺!”
他剛剛一直都還在這間屋室里,還沒有離去。
所以學子們和沈顧講的那些話,他都聽到了。
剛才聽著學子們的讀書經歷,他不禁也想起了自己的事情。
從年少時讀書、求學、到后來參加科舉,取得功名,得陛下賞識和重視,最后擔任江州書院院長的一系列經歷。
閱歷更加豐富的他,其實對這些事情感觸會更深,感慨會更多……
而且他修行文道,感悟的就是文學。
他的修行之道,也是研學之道……
可以說,他的一生,其實都是在研究學問……
秦省感慨道:“書山、學海、有路、無涯、勤為徑、苦做舟……不論詞性、內涵、意境,無不字字工穩,處處貼切……學無止境,靠的就是勤奮和刻苦,這就是求學的本真!”
隨即,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提起桌案上的毛筆,把這句詩專注地、鄭重地抄錄了下來,對著所有人宣布道:“從今日起,江州書院的院訓便是這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希望諸位學子在求學之途上能不斷勉勵自己,刻苦求學,努力上進,爭取更上一程!”
書院的院訓可以說是書院的靈魂,承載著書院的使命。
院訓為所有學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前進的道路。
院訓既有底蘊的作用,也有實效的作用,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眾多學子對著秦省深深地鞠了一躬,鄭重道:“學無止境,我等必將時刻謹記院長的教誨,謹記江州書院的院訓,刻苦求學,嚴于律己,自強不息!”
沈顧也對著秦省行了一禮。
他能感受到秦省對書院的期望,對學子的期望,以及他的人生追求。
秦省笑道:“如此甚好……”
他剛剛用氣構建這句詩的意境時,發現……自己許久沒有變化的修行境界……竟然上升了一個小境界……
他知道,這是心境和詩詞的意境相通的結果。
對于修行之人來說,境界的提升往往取決于心境的提升,中三境以上更是如此。
心境的提升往往需要契機,也就是機緣……
機緣向來是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