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Deco風格的Eden劇院在一眾建筑里顯得鶴立雞群,當天演出的戲碼是LaBallerinaamante,丁費思剛進來的時候很有興趣,但畢竟聽不懂,聽了一會兒就開始犯困,干脆拉著祝野溜了。
在Rossio廣場逛的時候,居然意外遇見了一個認識的人。
丁費思遠遠看的時候還不敢相信,那個高大的身影正立在廣場上,專注地拿著相機拍行人與里斯本最古老的咖啡館。
丁費思試探著叫了一聲,
“楊梓?”
楊梓聽見有人叫他,下意識回過頭來,在看到丁費思的那一瞬間顯然也很驚訝,不敢置信道,
“丁費思?”
見那人轉過頭,居然真是楊梓,丁費思更覺得不可思議了。
楊梓是她和祝野的高中同學,雖然不在一個競賽班,但當年抗議學校不公平分配保送名額時,楊梓和丁費思、祝野都是領頭抗議的優等生。
當初楊梓怒而退學,寧帶著免試保送名額轉投魔都最爛的中學,都不愿意再留在崇洋媚外的七中,少年血性與果敢不可謂是不令人敬佩。
雖然只是點頭之交,但是那樣眾志成城的少年友誼,想起來仍舊讓丁費思對楊梓此人有極高評價。
七中的后輩常常將祝野和楊梓并列校草,不乏有當年帶頭起義的原因。
丁費思萬萬沒想到居然能在這里碰到楊梓。
且不說里斯本這么大。
在同一時間,同時出現在葡萄牙,就已經很讓人震驚了。
居然還在Rossio廣場上遇見了對方。
楊梓才看見祝野,也爽朗地對祝野打了個招呼,由心而發地贊嘆道,
“你們的愛情真長,從時間延長到國際線,真是令人羨慕。”
說到羨慕二字時,楊梓神色中透著幾分黯淡。
丁費思很驚喜能在異國他鄉遇見老同學,
“你和朋友一起來的?”
楊梓盡管笑著,卻有些落寞,
“和女朋友分手了,我自己來散散心。”
丁費思安慰道,
“天涯何處無芳草,說不定在異國他鄉也有奇遇,你還能開展一段新的感情呢,里斯本可是容易遇見愛情的地方。”
楊梓輕笑著調侃道,
“所以遇見了你們啊,能看到老朋友的愛情生根發芽,估計是我在歐洲最值得記憶的幸運了。”
祝野主動邀請楊梓共進晚餐,當年雖然交情不深,但是并肩作戰的日子更讓人忘懷,那段時光確實是值得珍惜的記憶。
楊梓也不是扭捏的人,當即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