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崖本來是一個位于陜北的普通村莊,名不見經傳。直到1983年,考古學家忽然在那里發現一座年代相當于商代的殘留城址和一些文物。這些文物有明顯朱開溝文化的痕跡,與當時中原文化迥然不同,因此被一些人認為是商代鬼方都城的所在地,這一考古學文化也被命名為“李家崖文化”。
不過關于都城這個判斷,學界也有不少爭議。主要就在于,這個李家崖的城池遺址規模實在是太小了,形象點說,其實不過一個稍大點的地主大院。而史書中的鬼方,則是一個能和商朝分庭抗禮的西北強國,所以也有考古學家認為,這里其實并非都城,只是當年鬼方國的一座要塞或者據點。鬼方真正的都城,其實另有所在。
而李家崖出土的文物里,除了骷髏造像,最具特色的就是一些陶器表面的奇怪紋路。這些陶紋整體呈不規則的旋渦狀,外圍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圈被彎曲線條切分成三等分,又在中心位置收束成一個人眼瞳孔狀的圖案,整體線條走向偏抽象,散發出一種詭譎之感,因而被命名為“鬼渦陶紋”。
至于這種紋路所表達的含義,又另有一番爭議了。一般考古學家都認為這些線條是受了仰韶文化影響,也有少數考古學家認為,這是一種鬼方人特殊宗教信仰的體現。
但至于這宗教信仰到底是什么,由于缺乏考古實證,程教授和魏明所知的也不多。他真正奇怪的是,為什么這些鬼方的陶器碎片,會出現在死對頭商朝大巫的墓中呢?
想到這,他便想伸手去翻那陶器碎片,卻聽見黃大師猛的大喝一聲:“別碰!”
魏明一怔,黃大師從一旁楊哥手中拿過一把工兵鏟,把他面前的陶器碎片翻開。只見這些陶器碎片的背后,赫然是一大片暗金色的殘留生物質,形成了一片蜂巢似的形狀。
他聞言連忙站起身來。黃大師指著那生物質說:“你們記得門口那些毒金俑嗎?這些陶器原本就是用來養殖毒蟲的器皿,墓主人放在這,估計就為了誘騙盜墓賊上當。只是時間過得太久,所以就破了。”
陳總聽了又問:“那,我們在前面還會見到這種毒蟲嗎?”
黃大師望著甬道深處,那六根手指又掐算一陣,才道:“很難講。說不好這些蟲子是不是真的死絕了,也有可能在休眠狀態,我們要打起精神,必須十二分的小心。”
聽這么一說,大家都想起之前牛子慘死時的模樣,不禁心有戚戚。黃大師又說:“這甬道里陰氣極重,正是妖邪怪蟲孽生之所,就算不論這些毒蟲,也可能會有更可怕的存在。我們還是先做好最壞的準備,大家看到陌生的東西一律上報,千萬不要亂碰。”
陳總讓阿凱把黃大師的話吩咐下去,然后又繼續向前出發。他們一路繼續走著走著,沿路的陶器碎片越來越多。又看見角落邊上出現了幾個完好的陶器,正中還有一件陶鬲,上面赫然正畫著魏明見過的那一道“鬼渦紋”,保存完好,在手電光的照射下反射出錚亮的黑色。
他心中激動,下意識的準備邁出一只腳準備去看,忽然一個金色的影子“嗖”一下從陶鬲里躥出來,沒入到前方的一片黑暗中。
領頭的楊哥往那金色影子消失的方向扔了一枚照明棒。當他們看清楚眼前的東西時,不禁大吃一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