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跟著老馬一起踏步走上祭祀臺,看見黃大師的尸體歪倒在一旁,面色蠟黃,神情驚駭猙獰。但跟祭祀臺后面的可怕景象比,這甚至都算不上值得關注的事物。
從祭祀臺正前方望去,大約十米開外的地方,是一個巨大的人牲坑,大約有兩米多深,數百米寬。人牲坑是圓形,挖的極其工整規則,坑內足足至少幾千,或者上萬具尸體,全都在坑底按列整齊碼放,頭朝圓心腳朝外,顯然都是被有計劃、分批次處死,然后整整齊齊放進去的。
這些尸體沒有腐敗,都展現出一種近乎于濕尸的狀態,赤身裸體,基本都是男性。他們的皮肉容貌之類談不上栩栩如生,卻也算是出奇的完整,一個個雙眼緊閉,姿態安詳,似乎是在睡覺。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死魚般的腥臭味,跟之前他們在京觀洞室附近聞到的味道很相似。這些尸體和尸體之間的間隙中,似乎有一些植物生長的痕跡,但畢竟隔得太遠,也沒認出到底是什么植物。
魏明以前上學時,也算是在課上課外見過不少殉葬坑,但這些殉葬坑論慘烈震撼,加起來都不能與眼前這個巨型人牲坑相比,不,這簡直是一個活生生的萬人坑。他還記得小學時曾看過一張“人民圣殿教”集體自殺的照片,照片里橫七豎八的各色尸體是他一大童年陰影的來源,可要是跟眼前的這一切一比,那只能算是小清新了。
這個萬尸坑本身還不算是最震撼的東西。大坑的中央,有一個圓形的建筑,由三圈石墻砌筑組成,三圈石墻高度依次等距升高,面積縮小,每層各有四面臺階,保存的很完整。粗估一下面積大約兩百多平米,像極了他以前看過的北京圜丘,雖然規模小得多,但從形制看來,它們在功能上很可能類似。
圜丘外兩層的地面是一圈石頭地板的廣場,上面分別立著四個較小的物件,正對著圜丘登頂的階梯,通體玄黑,站在這里只能看到一個黑點,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東西。
最震撼的,還是立在圜丘正中間的東西,也就是他們在很遠就看見的神秘物體。那是一根擎天巨柱,有著樹干的材質和顏色,但又過分的筆直圓整。從形態上看,不像那些樹干粗壯,盤根錯節的百年大槐樹,反倒更像是刺槐,卻足足長到了至少兩、三百米高。
說至少,是因為這顆“巨樹”的頂端整個隱沒在一團黑灰色的霧氣里,看不到樹枝、樹冠之類,如果它當真是一棵樹,它的高度恐怕得有上千米。而在那霧氣正中,高懸著一團朦朧神秘的黃色微光,把云霧內圈映的通明,看不出是什么東西,卻
(本章未完,請翻頁)
如云中之月一般,散發著一種朦朧高遠的神秘魅力。
他一下回過神來,這不就是自己之前在幻覺中見過的地方嗎?
一旁的陳總欣喜若狂,早就把黃大師的事丟掉腦后了,喃喃說道:“好家伙,都是真的……這底下果然真有一棵大槐樹,沒想到居然真就這么高。快,阿凱,快再打幾發照明彈上去,咱們好好看看這個地下奇跡。”
阿凱舉起信號槍,流星似的照明彈冉冉上升,等將這一團云霧的整個全貌映的通明時,才更教人震撼不已。這一大團云霧東西比他們以為的更大、更廣,最保守估計也有數百米的直徑。從下往上望去,竟讓人生出一種仰望天國之感,奇異猶如地下仙境,恢弘的令人心生懼意。
自打從進入這座墓以來,沿途的一切都在不斷刷新他們的認知,但都不如眼前這東西來的震撼。陳總又回過頭問楊哥的意見,楊哥只好提出自己的天坑理論,也就是說這個地方是一個山口,上面看到的黃色微光應該是月亮。
一旁老傅對這番解釋很不認同:“不可能。你看看日期和時間,這個時候正是新月,而且月亮也不應該在這個位置,咱們應該是在山腹里頭。”
楊哥也反駁道:“但如果沒有陽光,這里怎么可能會有一顆長到這么高的大樹?”
老傅說:“別說沒有陽光了,就算有,也沒有樹能長這么高的。再說下面這么多尸體,要真有一個大天坑,過了幾千年的水,估計早爛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