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夫勇扮作客商模樣,張坷垃扮作隨從,師徒二人來到了峰縣。小城四面環山,青山綠水,街道狹長,地面鋪有高低不平的石塊。
天色已晚,街道兩旁雖有各種鋪面,但人流稀少,師徒二人找個靠城邊的客棧住下。
張坷垃有早起習武的習慣,翌日天不亮就起了床。這里的山與天息山不同,別有一番景象,此山為嵩山東麓,皆為紅色巖石,山勢不高,山頂平坦,樹木稀疏。昨晚下了一場暴雨,整座山像剛從水里撈出來似的,樹木青翠欲滴,紅色巖石在朝霞的映照下,如同火焰山一般。
山風吹來,令人心曠神怡,張坷垃繞著山下的人行道緩步慢行,領略這奇妙的風景。不知不覺到了一個小山村旁,村里稀稀拉拉住著幾戶人家,靠山而居。院子和房屋都是石塊壘砌起來的,房頂鋪蓋著的都是山里生長的一種茅草,村子神秘而寧靜。
張坷垃來到一個小院前,他突然想進去看看這里的山民是如何生活的。他輕輕地扣響小院的木門,只見里面走出一位老漢,當他打開院門的剎那,張坷垃看到院子里有兩間低矮房屋,房門上掛著一個牌子,牌上寫著“周氏膏劑”。
“請問客官一大早有何事?”
張坷垃一時語塞,停頓一下道:“老伯能讓我進去喝點水嗎?”
老漢明顯警覺起來,慌忙關門:“大清早的,我還沒打水,家里沒水!”說完從里邊把門閂上。
老漢驚慌失措的樣子和周氏膏劑四個字,讓張坷垃覺得這老漢是個有故事的人,此時他想起了王先生。
王先生在張坷垃心里是高山仰止,他博學多識,寬厚仁愛,襟懷坦蕩。但張坷垃又覺得王先生很神秘。一次偶然的機會,師父白夫勇給他講了王先生的家世,并說王先生之所以家仇未報,皆因為未找到那個見證人,他已苦苦尋找十年,那人就是當年掌管周家藥材庫的總管丁一人,也是王先生的舅父。
莫非此老漢是……?張坷垃飛奔至客棧,把剛才所見告訴了師父白夫勇。師父也覺得可疑,隨張坷垃來到那家小院,然而小院已關門上鎖。
師徒二人躲在一個隱蔽的地方等了整整一日,也不見老漢回來,真是奇了怪了,種種跡象表明,老漢不是一般的山民。他們二人商議,王先生尋找見證人整整十年,必須將此消息告訴他,不可錯失良機。最后確定由師父白夫勇連夜回天息山請王先生下山,因為白夫勇號稱翻山鼠,翻山跳澗如履平地,這一帶地形也比較熟悉,他回去最合適。
白夫勇再次與張坷垃確認了老漢的相貌特征,并叮囑張坷垃在此小山村盯著,萬不可讓老漢再走掉。師父走后,張坷垃在小院對面的山坳里隱蔽觀察,隨時注意院子里的動靜。一日過去了,沒見老漢回來。又一日的傍晚時分,終于看到那個老漢,只見他進門之前先警惕地東張西望幾下,然后才關上門。
為了防止他再次走掉,張坷垃從山上下來躲在門外的一塊大石頭背后,只要院門一響,他就能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