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說道“你既然聽進去了,就是你的道理了。”
宋和約莫是覺得今夜散步的氣氛和時機都不錯,便開始坦誠相見,說出自己的內心想法,“文人雅士都喜歡說江山風月無常主,唯有閑者是主人。說實話,我這趟南下,本意是在洪州豫章郡采伐院那邊止步,之所以改道來這邊,屬于一時沖動。我就怕陳先生對我們大驪王朝太過失望,說出來不怕笑話,我甚至不敢提醒鄆州裴通和處州吳鳶,這些個好似就在陳先生眼皮子底下當官的封疆大吏,就怕節外生枝,畫蛇添足,被看穿后,擔心只會惹來更大的笑話。我在來時路上,曾見橋邊河畔有梅樹,停車在那邊,我發了會兒呆,既怕陳先生如今的心態,君言不得意,帝力奈我何只是再一想,若真是古澗一枝梅,路遠深山自風流,等明月來尋我倒也好了。哪怕會在陳先生這邊吃個閉門羹,我也算問心無愧了。”
陳平安非但沒有表示半點認可,反而得寸進尺,半真半假打趣一句,“哦這就問心無愧了”
宋和一時啞然。
怎么覺得自己,還不如一個酒品不太好的鄉野村民,來得讓陳先生有耐心,說話注意分寸
陳平安笑道“一寸光陰一寸金,這么好的道理,是說給誰聽的恐怕讀書人能夠聽得進去,就已經很好了吧。”
宋和有一種錯覺,仿佛回到了少年歲月,聽那個擔任國師的授業恩師,帶著自己走在京城的市井坊間,遇到了什么人事,就說什么樣的道理。
就在這邊的酒桌上,陳平安曾經聽了句話。
“人生世,沒名堂。”
那個老人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既沒有喝多酒,也不是發牢騷,只是語氣淡然,神色平靜。
宋和歉意道“我這個人耳根子軟,陳先生千萬別介意。”
宋和現在還是擔心妻子自作主張,因為那串靈犀珠的事情,讓陳平安心生不快。
再就是,他們這次留在這邊,也是皇后宋勉的意見。只是這種事,宋和在陳平安這邊就不提了。
陳平安轉頭看了眼宋和。
不是客套話,是心里話。
是了。想來劍氣長城那邊的所有諜報,都是師兄崔瀺親手手打理,不假他人。
但凡這位皇帝陛下稍微知道一點劍氣長城那邊的消息,今夜就不會說這種話。
呵,當年整座劍氣長城,別管避暑行宮的隱官,與酒鋪二掌柜的口碑如何,只說他與寧姚,一個顧家,一個善解人意,哪個不伸大拇指,妻管嚴沒有的事
記得有次跟宋前輩一起吃著火鍋,辣椒就酒,喝得少年滿臉漲紅,
說一個男人,有權有勢有錢之后,被各色女子或喜歡或仰慕,那是難免的事,依舊能夠把持得住,這才算真正的本事。
久而久之,讓她們明白一個道理,我是你們永遠得不到的男人,這就叫好男人。
想我年輕那會兒,闖蕩江湖,身邊的鶯鶯燕燕何曾少了,就是靠著一身正氣退散脂粉氣。
“娶妻娶賢。”
陳平安笑道“陛下好福氣。”
如果不是某個細節,讓陳平安臨時改變了主意。我管你什么皇帝陛下、刺史將軍,喝過茶,就可以送客了。
絕對不會把宋和一行人留下來吃那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