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很快就收回視線,背負木匣的少年劍士,獨自行走江湖,年紀輕輕,瞧著卻是氣度沉穩,確實最好不要招惹,若真是位萬中無一的劍修,自己這伙人哪怕出身都不差,在山下都算江湖名門大派,可還是吃罪不起的。</p>
山上山下,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乘坐這艘仙家渡船,萬一可就是百一了。</p>
運氣不好,喝涼水還塞牙,真倒了大霉撞上萬一百一的,咋辦?跟山上練氣士耍嘴皮子講理?</p>
這位江湖武夫曾經有幸親眼看到一位劍修出手,離得挺遠,那位年輕劍仙不過弱冠之齡,可本命飛劍出竅之后,那叫一個劍氣如虹,所向披靡,面對數位大名鼎鼎的江湖大佬,什么劍氣吐芒的江湖劍宗,什么橫煉體魄、刀槍不入的拳法宗師,戳戳戳,咄咄咄,全部給山上劍仙在腦袋上開了個窟窿。</p>
尋常練氣士還好說,畢竟諸子百家,三教九流,未必都是擅長攻伐的山上仙師,但是跟山上劍修、尤其是養育出本命飛劍的劍仙較勁,真是老壽星吃砒-霜,活膩歪了。</p>
一路上相安無事,在人滿為患的飯館跟伙計買了幾大斤干餅,付過了錢,就返回自己屋子,關上門后,打開陽臺木門,站在陽臺上啃著干餅,一手持養劍葫喝酒,一樓船板欄桿那邊還是有稀稀疏疏的釣魚人,但是陳平安細嚼慢咽小口喝酒,看了兩刻鐘,也只是釣起一些尋常魚類,連一條年幼銀子都沒有上鉤。</p>
陳平安突然記起一事,少年崔瀺有次在大山之巔,百無聊賴跟隨自己練習劍爐立樁,說天底下有一塊上等福地,十分特別,與一座洞天相銜接,兩者迥異于其它所有洞天福地。寶瓶洲南澗國神誥宗就獨占一塊福地,名為清潭福地,福地有點類似藩屬之國,只是更加版圖廣袤,自成體系,蘊含天道規矩也大小不一、高低不一,往往出產豐富,能夠源源不斷被仙家大宗所攫取,所造就的格局,必然是宗門大者愈大,山頭高峰愈高,例如驪珠洞天,位列浩然天下的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當初那對力挽狂瀾、為宋氏延續國祚的大驪雙壁,就是驪珠洞天走出去、然后被大驪王朝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人杰。</p>
天大地大,陳平安兩次遠游,哪怕尚未走出寶瓶洲,其實已經有所領略,而楊老頭說的小鎮之大,無法想象。陳平安也領教過了一些。</p>
只是這趟南下游歷,陳平安錯過了許多地方,有些是來不及去,會繞路很遠,比如顧璨和他娘親所在的書簡湖青峽島,陳平安希望他們娘倆過得好好的,不要受人欺負,但是更希望顧璨不要成為練氣士之后,轉過頭來去欺壓別人,最終變成老龍城少城主苻南華那般的山上神仙。</p>
有些地方則是暫時不適合去,比如搬山猿所在的正陽山,許氏坐鎮的清風城,馬苦玄所在的真武山。</p>
去了道理講不通,拳頭打不過,不在驪珠洞天,沒有了齊先生和阮師傅的規矩約束,就只有被人一腳踩死的份,陳平安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p>
陳平安喝著酒,在飯館那邊得知明天就要在膏腴渡口停船半天,可以下船賞景,渡口附近,是一處著名風景形勝,叫太液池,這個時節正值山花爛漫,只要走出渡口,走向最近的山頭,沿途都是鳥語花香,運氣好的話,還能抓到一只名為“香草娘”花魅精怪,它們天然芬芳,香味淡雅,是最好的活物香囊,深受女子練氣士和豪門婦人的喜愛。</p>
陳平安覺得出去走走也好,散散心透口氣,整整一個月的閉門不出,感覺整個人都要發霉了。</p>
下定決心后,陳平安就轉身離開陽臺,關上門繼續練拳走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