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它們的營養從何而來?
只需要看一眼樹木的枝條分叉就全明白了,樹枝不約而同的長到了巨樹身上。
要不是能明顯的看到枝條破開巨樹樹皮往里刺的破口,陳鋒能把這些小植物當成巨樹的根。
除植物外,山谷中的動物也種類繁多,形態各異。
既有眼睛根本睜不開,靠超聲波定位的大耳巨狼,又有瞳仁里能自然散發出強烈光芒,腦袋上仿佛長了兩個大型手電筒的黑熊,還有能在地面上閃電般抹過,快如老鼠的黝黑鱗蛇。
這些動物的攻擊性都很強,打老遠發現了他的動靜,便一個個飛蛾撲火般直愣愣沖來。
陳鋒暗自慶幸自己穿了可穿戴裝備,能飛過去,不然他得走一路殺一路,得把自己活脫脫累死,遑論在這山谷里搜尋人類的蛛絲馬跡了。
他也在感嘆,可惜高精度的引力波探測儀一去不復返。
零件是有,奈何自身能力有限,實在修復不出來。
不然的話,照著上條時間線里銀河戰甲的性能,在空中飄一趟,掃個描,然后就能安安心心的躺平等著繁星給分析結果了。
大半天后,外面已是天色漸晚,但對他來說卻沒什么分別,他已經下到山谷底部,這里早已變成一片漆黑不見五指的世界。
但自然間并非無光,他的視野反倒變好了。
密密麻麻的異養型樹林間,正漂浮著無數瑩瑩光輝,都是各種各樣可以散發光芒的昆蟲。
這些昆蟲各自追逐流光,時而匯聚,時而散開,又時而如同銀河橫亙天空般在樹木間穿行。
畫面看起來如夢似幻,仿佛置身仙境。
一些靠吞食蟲子為生的小型鳥類時不時閃電般劃過,熒光昆蟲帶出的空中河流驟然缺掉一塊。
陳鋒并未開燈,早已戴上了模擬頭盔,靠著利用超聲反饋原理成像的投影分辨方位。
他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調查,一路轟殺躲避不開的動物,再時不時的收集一些生物電池。
山嶺中地形復雜,動植物密度極高,信息量大得令人發指。
并且,即便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如同腳印或者野炊的余燼之類的,在大量動物高頻率高強度的活動影響之下,根本不能保存多長時間。
以這些動物的能力強度,陳鋒估摸著沒有裝備的普通銀河戰士在這里也活不過三天。
謝爾蓋的秘密基地既然能藏匿近五百年,肯定不會傻乎乎明擺在地上,想找到,那還得慢工出細活。
陳鋒沒做白日夢,沒傻乎乎的想著能一蹴而就,做好了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就此在這山谷中住下。
時光荏苒,眨眼又是三月過去。
在這三個月里,陳鋒把哈默斯利嶺上上下下犁地犁了十余遍。
他的數據庫里裝滿了龐大冗雜的信息,精確到山脈中的每一株植物,每一個昆蟲,每一個動物。
他也能對動植物的一切動態進行模擬預測,甚至精確到這些植物在何時生根發芽,將會在何時凋零。
他還利用引力波探測儀完成了完整的地形模擬,下探到地下三公里的程度。
在地下三公里的范圍內,地殼中的土巖流動能精確到以克為單位的模塊內。
無數個細小模塊組合在一起,變成了如同洋流的模擬建模。
另外,雖然引力波探測器對地下的準確掃描只能下探到最多五公里的程度,但陳鋒又掃蕩全球,拼裝出了些科技水平沒那么高,精度沒那么準確的常規地質勘探設備。
設備類型包括物探化探、槽深、鉆探、大型地球物理勘探設備等等。
在地質模擬建模領域,以物法勘探為主,物法主要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等。
總之就是有什么手段,陳鋒就上什么手段,不求絕對精確,只圖用更多檢測手段去收集更多更全面的數據。
所以他手中掌握的地質數據依然下探到了地下十八公里的程度,只不過地下三公里的范圍是第七條時間線三十一世紀的科技水平,三公里到十公里則是二十五世紀的水平,十公里到十八公里則是二十二世紀初的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