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史學觀的角度講,宇宙里一切奇跡都不算奇跡。
如果非要給奇跡一個定義,那么只有人類創造的奇跡才能算真正的奇跡。
三個小時后,在一萬三千余名同事前仆后繼帶回的更多情報支持下,6322艦隊的精英駕駛員江林蔚操控著新型表層材料強化后的穿梭機進入漿磁風暴,并順利返回。
與她同行的共有五百艘同款穿梭機,但僅她一人的運氣好到了極致,在脫機狀態下的操作也正確精準到了極致,僅她一艘船帶著完整樣品成功返回。
技術人員拿到材料后,開始對經風暴洗練后的殘余材質進行深度分析。
又六個小時后,江林蔚再次出發,這次她的穿梭機外殼全被改造成了類似之前殘余材質的精煉成分。
她再次成功返回。
這次她的運氣與發揮都比上次差了些,也被數次卷入高能反應的中心,但靠著穿梭機外殼的強化材質,成功化險為夷,穿梭機只受到不輕不重的破壞。
休息了兩個小時后,江林蔚再度駕駛著更大型的穿梭機,搭載著更多實地考察人員與更先進的采集裝備飛了出去。
另外還有四十九艘同型穿梭機協同前進,并最終成功返回四十九艘。
江林蔚駕駛的穿梭機甚至直接進入了綠洲星的內部,采集回更多的宇宙微塵以及內部更詳盡的參數,證明了天文物理學家之前的能量流計算數據完全正確。
整整37小時過去后,第一生產艦第六材料學實驗室正式宣布,首塊漿磁風暴適應材料成功下線。
38小時后,該塊材料在暴露狀態下進入風暴,又被完整帶回。
38.3小時后,融合了該特殊材料與新型護盾組成的維生艙完成動物實驗。
自此,所有生產艦開始火力全開生產新型材料,瘋狂爆產能。
6322艦隊總用時不到39個小時,犧牲共計兩萬四千余人,完成了這次大規模的科學考察。
遺憾的是,立下赫赫功勞的江林蔚在第33小時的一輪考察中,不幸遭遇極強風暴,只來得及將黑匣子送出,穿梭機便徹底解體。
江林蔚以及同行的五十余名工作人員壯烈犧牲。
……
在新材料產能開始持續爬坡時,6322指揮室里,路廣達正向安德烈等人講解穿越方案。
“現在我們有兩種方案。第一,將生產基地放在外面,改造現有艦船。這樣做的好處是比較節約材料,可以在三天之內將部分艦船送進去。第二,建設一條巨大的筒狀管道,貫穿漿磁風暴,讓我們的艦船可以安全通過。不過以6322艦隊的生產力,不可能在三天內完成,我們還需要其他艦隊的幫助。”
安德烈想了五秒,分析兩種方案的利弊,最終拍板決定,“采用第二種方案,直接修建通道。只要撐過最艱難的時間段,后面不管是我們,還是后續趕來的其他艦隊,都能進退自如。同時變更設計方案,給通道預留出武器艙位空間。這既是通道,又是堡壘。”
又經過短暫商議,通道被正式命名為天洞。
兩天過去,在8119艦隊抵達時,6322已經利用新材料改造完成工程艦共計一千三百艘。
這些工程艦將會被用到天洞的建設上。
由于漿磁風暴可以切斷通訊,工程艦的操作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會很大。
平均每艘工程艦至少需要50名操作人員與駕駛人員。
操作員與駕駛員正在進行緊鑼密鼓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