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么!明狗手中又沒有紅夷大炮,如何攻破我軍城堡!”千總不屑的說道。
那名清兵哭喪著臉道:“大人,明狗還真的帶來了紅衣大炮啊!”
千總嚇了一大跳,連忙走上了城頭,站在城頭遠眺前方的明軍陣地。由于清軍手頭的望遠鏡不多,像千總這樣的小軍官就不可能裝備上望遠鏡,他只能憑借肉眼觀察。千總驚恐的發現,在明軍陣型后面,居然真的有六門粗大的大炮!
“快,放出烽火信號,就說賊寇大舉來犯,明狗一共來了一萬多人,還攜帶了六門紅夷大炮來攻城!”千總焦急的令人去放出烽煙信號。
民兵們并沒有立即攻城,而是先把清軍的棱堡圍起來,在經過了一整天的準備之后,又休息了一個晚上,到了次日早晨,明軍才開始對棱堡發起攻擊。
“開炮!”民兵隊長劉威大喊道。
六門已經裝填好火藥和彈丸的松木炮發出了怒吼聲,炮口噴出火光,呼嘯的石頭炮彈飛行了大約五百多步,砸在棱堡的城墻上,砸得磚石飛濺,棱堡一陣搖晃。事實上這些松木炮是嚇人的,因為松木炮的性能極不可靠,所以民兵帶來的十八門松木炮一次只拖出來六門,當這六門炮打了三輪之后,就會拖下去,換上另外六門炮。共計十八門炮,六門齊射一輪,一共只能發射九輪,打出五十四枚炮彈,根本無法撼動清軍棱堡。
以當年真正的紅夷大炮來轟擊城墻,至少也要三百多枚炮彈,那還是真正的紅夷大炮,更何況這還是威力小得多的松木炮,估計打一千發炮彈都無法摧毀棱堡。
但駐守棱堡的清軍千總卻不知道這些,他見到對手的“紅夷大炮”開火轟擊城墻,早就嚇得魂不附體了,于是一再督促士兵繼續發送烽煙信號,請求援助。
附近的清軍果然上當了,看到冬瓜山城堡發來的烽煙信號,他們還以為一支攜帶了大炮的明軍主力正在攻打冬瓜山城堡,于是烽煙信號通過接力,被送到了襄陽城內。
“還有紅夷大炮?李老二不是輕裝部隊嗎?居然能召集一萬多人,還有紅夷大炮!這肯定是李老二同闖賊聯手,來進攻我大清的城堡了!”洪承疇判斷道。
“經略大人,現在我們怎么辦?”一名戈什哈問道。
洪承疇冷笑一聲:“既然李老二帶了這點人就急著要來送死,那么我們成全他!”
接下來洪承疇就開始調兵遣將,他下令,讓襄陽等地的清軍出動,集結了大約三萬多人的兵力,分兵三路去支援冬瓜山城堡的清軍。三路清軍,中路大軍由洪承疇親自帶隊,有一萬四千多人馬;左路清軍有六千余人;右路清軍一萬余人。
清軍的動向沒有瞞住李國棟分數在各地的探子,通過飛鴿傳書等辦法,清軍的情報源源不斷送到李國棟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