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
秀晴的面館開業了。
既沒有炸鞭放炮,也沒有請了雜耍賣藝在門口。
就這么靜悄悄的開張了。
除了告知從前相熟的食客以外,秀晴并不打算大張旗鼓。
自己做的是長久的買賣,看重的是那些死心塌地追隨她的食客。一時的鼓噪不過讓路人瞧個熱鬧罷了。
倒不用她擔心這些,因為有快就有人上門了。
而且大清早的,還不止一兩個。都聽聞了秀晴的面館新出了好幾種面條,知道秀晴的好手藝,想著占個先,回去也好與其他愛吃面的人說道說道,結果一到店里撞個正著。
幾人都是面攤的熟客,幾乎日日都要來捧場的,一大早便往這前門街來了。到了葫蘆巷巷口,果真找到了間面館,門口的掛著的木匾上寫著工工整整“張家面館”四個大字。
店內寬敞明亮,四張簇新的木桌左右分了兩排。里面是廚房連著后院,秀晴正在廚房里忙活著。
最引人注目的是挨著廚房的那面墻,墻上掛著三行木牌。
第一行為首的木牌上面寫著湯面,后頭跟著三塊牌子分別寫的素湯面、三鮮面和牛肉湯面。
第二行為首的木牌上面寫著澆面,后頭跟著三塊牌子分別寫的番茄雞蛋面、榨菜肉絲面、酸豆角肉沫面。
第三行為首的木牌上面寫著拌面,后頭跟著三塊牌子分別寫的素拌面、雞絲拌面、牛肉拌面。
每個木牌上面以大字寫了名字,下面用小字標了價格。
幾個人大感稀奇,圍著墻面指指點點,交頭接耳討論起來。
“怎么一個面條還有這么多種吃法?”
“這湯面和拌面是之前攤子上就有的,可這澆面又是什么?”
“牛肉湯面竟然要四十文一碗!吃不起,吃不起呀。”
“素湯面倒還是十文。”
“我倒想嘗嘗那澆面,聽著新鮮,也不過二十文一碗。”
“三鮮面竟也是二十文了。”
“也不知那牛肉面味道如何,倒是想嘗一嘗……”
“李掌柜家的生意看來最近不錯呀。”
“哪里!哪里!哈哈哈……”
前頭幾人商議來商議去,還未定下,后面又來了幾張熟面孔,都是往常一起吃面見過的。
招呼一番過后,眾人又都攏在食牌跟前你一句我一句地發表各自意見,不知道的人打門外一看還以為在討論什么時政,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張大娘在后院瞧見了,對著秀晴擠眉弄眼的,惹得秀晴捂嘴偷笑。香芽在邊上,從沒見過這么多男子聚在一起,要是擱在以前,自己早就嚇得關上門躲起來了,可如今瞧著,倒也沒什么可怕之處,反而看他們湊做一堆還挺有意思的。
穿一身士子袍的男子首先決定了,“張娘子,煩請下一碗酸豆角肉沫…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