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太歲賀諤將軍,賀姓名賁,亦名諤,生于元朝鄂縣(湖南省炎陵縣),壬寅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三十九,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壬寅年運程與禍福。
賀諤有材略,善長于攻守戰爭。在關中地區在大戰之后,田野中到處都是積屍。賀諤挖掘大冢收殮、埋葬。后助世祖忽必烈總管京兆諸軍奧魯等,賀諤在毀壞的墻壁里,曾經發現了無主的白金七千兩。當時元世祖正受詔命遠征云南,缺乏軍費,駐扎在六盤山。賀諤就拿出白金五千兩來資助遠征。在毀垣中得到白金七千兩。這時世祖以皇太弟受詔云南,駐六盤山,乃持其中的五千兩助軍。去世后,追封其為雍國公,謚貞獻。
卷之133癸卯太歲皮時將軍
癸卯太歲皮時將軍,皮姓名喜,又名時,生于北魏漁陽(今天津市薊縣一帶),癸卯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四十,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癸卯年運程與禍福。
皮時乃名將皮豹子(南北朝時期北魏將領,初任中散大夫,后歷任散騎常侍、冠軍將軍、侍中、安西將軍、征西將軍等)之子,自幼喜武略,因是名將之子,北魏高宗拓跋濬任皮時為侍御中散遷侍御長。時,吐谷渾部落侵入涼洮河地區(今甘肅省武威縣一帶),皮時被詔命為平西將軍、廣川公,帶領涼州各路軍隊討伐吐谷渾部落,平定了邊境,又被授予使持節侍中,都督秦、雍、荊、梁、益等五州軍事。皮時所到之處,弘揚朝廷的恩惠,宣揚軍隊的威嚴,受到百姓的擁護。
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劉準、葭蘆戌主楊文度竊據仇池(今甘肅省成縣西北),皮時立率兵奔西,攻占了葭蘆,斬殺了楊文度,并將楊文度首級送至京。后轉任散騎常侍安南將軍、豫州刺史;再后來因年事已高,朝廷下詔讓其寬怠,書讓他休息。但皮時飲酒失度,受到杖罰。卒后,恢復職,贈謚號為“恭公”。
卷之134甲辰太歲李誠將軍
甲辰太歲李誠將軍,李姓名誠,字克誠,生于元代渭南(今陜西省渭河平原東部一帶),甲辰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四十一,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甲辰年運程與禍福。
李誠曾任隴右憲司掾,后遷三原縣知縣(今陜西省三原縣)。李誠一生孝順父母,清正廉潔。李誠做官處事寬容而能夠明察秋毫,既講威嚴又講仁愛,施行德政,緩以刑律;勸助農耕,興辦學校;清除邪惡,嚴禁偷盜;約束屬下,明察秋毫。當地盜賊只要聞其李誠名號,則不敢進城騷擾。時河南有盜賊圖謀不軌,朝廷派遣軍隊來清剿,需要攤派糧食和賦役。誠就按照百姓家庭的貧富差別,分別攤派。李誠任內,所管轄的全境都能得到安寧。當地百姓都稱李誠為“循良”,贊揚他的廉潔和德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