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又稱妃、龍女、天妃、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天后、圣女、圣娘、圣妃、靈女、妃、娘媽、神女、神妃、神姑、姑婆、祖姑、靈默娘、林夫人、天妃神、女海神、湄洲媽、林孝女、圣妃娘、靈惠妃、顯濟妃、林默娘,海神娘娘、天后娘娘、通賢神女、順濟圣妃、天上圣母、天后圣母、崇福夫人、天后圣姑、天后圣娘、和平女神、海神媽祖等,道教尊稱為輔斗元君。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出生,仙逝于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日。居莆田縣湄洲(今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越南、泰國、緬甸、印尼、菲律賓、柬埔寨、文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巴西、挪威、丹麥、加拿大、法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阿根廷布、墨西哥、毛里求斯、沙特阿拉伯等四十六個國家和地區共同所尊奉之神。
媽祖,原名林默,生就勇敢聰明,事親至孝。八歲從師,過目成誦,悉解文義。十歲時,隨母親誦經禮佛。十五歲,通曉變化,妙用玄機,呼風喚雨,驅邪治病、濟世活人。十六歲,照妝于井,得銅符一對,駕船、挽纜,巡游,大海狂瀾,救護難船。宋元時期,泉州乃世界最大之貿易港口之一,元政府為海上貿易發展,媽祖故被“迎入”泉州港,成為海神,媽祖登壇祈雨,獲降甘霖。屢顯神異,以濟世人,隨漕運及海外交通的發展,媽祖海神遠播海外。
世界有三億多人信仰媽祖,祭祀媽祖庇祐海上安全、商業興隆、平安守護、消災避難。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授予媽祖“和平女神”稱號。2009年9月30日,媽祖信俗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卷之259門神
門神,道教及民間信仰司門守衛之神。
門神,作為道教及民間信仰的守門衛戶之神靈,將其神像貼于門上,意在用以驅邪避鬼、消災免禍、趨吉避兇、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春節前夕,貼門神,已成民間一種十分久遠之習俗,據說此習俗起于周代,門神傳說中,有不同版本傳說。其一,出自《山海經》,曰:“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蟠屈三千里,其卑枝東北曰鬼門,萬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郁壘,主閱領眾鬼之害人者。郁荼居左門,身著斑斕戰甲,面容威嚴,姿態神武,手執金色戰戢;郁壘右邊,黑戰袍,悠閑自適。南朝宗懔《荊楚歲時記》云:“歲旦,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郁壘,俗謂之門神。”其二,傳說唐王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后,常做噩夢,于是秦瓊與尉遲恭手持兵器立于門前,李世民得意安睡,后將其二將之像畫于紙貼于門。此外,地域不同,信仰之門神也有所不同,有將趙云、趙公明、孫臏、龐涓、魏征、溫嶠、包公、海瑞、岳飛、文天祥等奉之門神之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