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268戶神
戶神,古代中國家宅之神。道教認為家宅之中六位神靈在護佑,其六神曰門神、戶神、井神、灶神、土地神和廁神。《禮記·祭法》云:“王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國門,曰國行,曰泰厲,曰戶,曰灶;王自為立七祀。諸侯為國立五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國門,曰國行,曰公厲;諸侯自為立五祀。大夫立三祀,曰族厲,曰門,曰行。適士立二祀,曰門,曰行。庶人立一祀,或立戶,或立灶。”戶神與門神有些相似,區別很微小,僅僅局限于門之數量之別。《說文》曰:“一扇曰戶,兩扇曰門。又在于堂室東曰戶,在于宅區域曰門。”
卷之269日游神
日游神,又稱日游巡,中國民間信仰之神,掌日間人間善惡監察。
日游神,顧名思義。乃白天四處巡游之神,散著頭發,長須虬髯,手持木牌,上書“日巡”二字,監察人間善惡,與夜游神白、日夜交換輪值。起初,日游神被認為是四處游蕩之兇神,專找人麻煩,如果沖犯了日游神將會招來不幸。《宣室志》云:“行十余里,至一水,廣不數尺,流而西南。觀問習,習曰:‘此俗所謂奈河,其源出地府’。觀即視,其水皆血,而腥穢不可近。”元《授時歷》云:“從癸巳至戊申十六日,日游神分別在房屋內的東西南北中五方,己酉至壬辰四十四日,日游神出游。人要避忌日游神之方。”到清代,日游神改變為高大無比,逐漸演變成東岳大帝、閻羅王、城隍爺等陰間神明的部下,監督人間的善惡,故常被供奉于東岳廟、城隍廟等。《淮南子·墜形訓》曰:“有神二人,連臂為帝候夜,在其西南方。”高誘注曰:“連臂大呼夜行。”
卷之270夜游神
夜游神,又稱夜游巡,中國民間信仰之神,掌夜間人間善惡監察。
夜游神,夜晚四處巡游之神,與日游神日夜交換輪值,傳說在南方荒野,共有十六位,彼此胳膊相連,個個皆小臉頰、紅肩膀,為天帝司夜,夜晚出現,白天隱去。《山海經》云:“有神人二八,連臂為帝司夜于野。《風俗通義》云:“夏至,著五彩,辟兵,題曰游光’,厲鬼知其名者。永樂中(漢順帝時),京師大疫,云厲鬼字野仲、游光……人情愁怖,復增題之。”夜游神被認為是四處游蕩之兇神,與日游神一樣如果沖犯了他將會招來不幸。到了明代,夜游神脫胎換骨,成為公正、善良之神,為東岳大帝、閻羅王、城隍爺等陰間神明部下,巡夜時常深入普通百姓之家訪查,如百姓有冤屈,一定稟報給天帝,使正義得到伸張,惡人得到懲罰。
卷之271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又稱柴道煌,民間稱月下老兒,簡稱月下老、月老,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古代中國民間掌管姻緣的婚姻之神,媒妁之神,天庭之上仙。
唐朝時,一名韋固者,去宋城游玩,宿于南店。一日晚見月光一老人席地而坐,翻一本厚書,旁邊放一裝滿紅色繩子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