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崔府君(公元585年--?),姓崔,名玨,字子玉,又稱崔元靖、崔判官,生于隋唐時期寧州羅川縣(今甘肅省正寧縣),居于鼓城縣(今河北省晉州市老城區),道教冥府四大判官之首,中國民間信仰之神。
傳說其父老而無子,于南岳衡山求神。一天晚,來人抬送一只箱子并曰說,此乃天賜。打箱有玉兩塊。不久其妻產下一子,起名子玉。崔府君,自幼神采秀美,聰敏好學。唐太宗時授長子縣令,后歷任滏陽縣(今河北磁縣)令、衛縣(故治今河南浚縣衛賢鎮)令、蒲州(今山西永濟市)刺史兼河北二十四州采訪使。屢有異政,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卒于任上,享年六十有四,葬于滏陽縣鼓山西側和村,唐玄宗追封護國顯應侯。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加封為護國顯應公。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改封為護國顯應王。金兵南下時,崔玨顯圣擋駕,泥馬渡康王,宋高宗加封護國顯靈真君。金章宗封亞岳之神。元成宗封靈惠齊圣廣祐王。
元朝文學家揭傒斯《重修崔府君廟記》云:“按府君者,祁州鼓城人。父母禱于北岳,而生府君。唐貞觀,舉孝廉,仕磁州滏陽令,晝理陽、夜理陰。一日,與楊叟奕罷,見黃衣執符言曰:上帝命以玉珪玉帶冠衣,召赴五岳,衛兵百余人。”
卷之295容成公
容成公,又名容成子,字子黃,黃帝之師、重臣,道東人,一說四川人,居于崆峒山,蜀之八仙之首,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之仙人。劉向《列仙傳》云:“容成公,自稱黃帝師。見于周穆王。能善補導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養氣者也。發白更黑,齒落更生。事與老子同,亦云老子師也”。
容成公,曾于太姥山煉丹修道,在青城山等處游歷修煉仙道,探求長生不老之術。為黃帝創造歷法,指導養生術之修練。后隱居崆峒山,壽二百歲。《列子·湯問》云:“唯黃帝與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同齋三月,心死形廢。”譙秀《蜀記》云:“蜀之八仙,首容成公,即鬼容區,隱于鴻蒙,今青城山也。”《黃帝內經·素問》、《神仙傳》、《列仙傳》、《軒轅本紀》均有容成公事載。
卷之296吳剛
吳剛,又名吳權,西河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中國古代神話居住于月亮上之仙人。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云:“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之桂樹。漢朝時人吳剛,因學仙有過,故天帝怒,將其拘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并曰:“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愈合。日復一日,千萬年過去,此桂樹依然如舊,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吳剛知人間沒有桂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