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驗操作員按下點火鍵好,各種儀器傳來了大量的數據,在平靜了十幾秒后能量測量儀和溫度儀上數值開始飆升。
“檢測到氦氣聚變發生了!”一個研究員發出了興奮的吶喊。
“溫差機開始發電,散熱系統正常工作熱交換系統開始發電,磁流體導引線圈開始發電。”另一個研究員說話了。
但是高興了還沒有幾分鐘:“散熱系統超出負荷了,即將無法散熱。”
賀院士直接下令停止實驗,可是研究員卻說:“聚變----聚變正在自行進行?”
眾人都楞了下,張澍也一樣這不是停了激光嗎?轉念一想大喊:“全體轉移至地下掩體監控室。”
張澍二話不說直接拍下了警報,整個基地都聞風而動了,在轉移到的地下后不到五分鐘地面震動了起來。
地面上厚重的鋼筋混凝土墻面都裂開了,正對反應堆的各種儀器有檢測到了各種數據,地下眾人和地上的人懂長舒了口氣。
“額,反應堆芯沒了,反應堆完全損毀了。”報告來了。
“收集數據,趕緊的最后的那個現象太精彩了。”賀院士作為總工現在一點沒有失敗沮喪。
張澍則自己下手去找數據,對著一個研究員說:“找李海去,給我送飯到這里,我先住著了。”
賀院士也下場了:“我也一樣,快去。”
眾人開始收拾殘局了。
動靜太大了整個基地都知道了,幾天后在一間大會議室內,能夠知道這個項目全貌的人都在了,連中央和其他聚變研究的大佬也來了,都是高級權限的人。
發言人是賀院士:“首先我先說,我們一號堆一共點火十三分鐘,放電時間九分鐘,一共發電量2300萬千瓦時,我們使用的4000萬千瓦時做開機動力,實質上已經證明該堆型是正確的可行的。”
“我的主要失敗原因是因為散熱機構完全不能及時散掉堆芯的熱量,使得堆芯融化裂開接觸冷空氣后發生水蒸氣爆炸和小范圍聚變爆炸。最后溫度過于高甚至影響到了等離子的前進速度使得聚變自行進行,這要我們能夠完成新的散熱機構預計裝機功率在5000萬千瓦時左右。”
“每次補充四個氘等離子罐,一共150公斤的氘講可以運行5.74個小時一共可以發出,2.87億千瓦時的電力,這是我們從這次點火中得到的所有結論,可以保證下次點火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第一次知道這個項目的大佬目瞪口呆,在坐的有不少人認識賀院士他們還納悶這人怎么這幾個月失蹤了。
而中央派來的調研人員開口問道:“如果在技術穩定下建設一個機組大概要多少經費?需要多少的人員配合?”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國家每年的經費就怎么多,能抽調的人力也就那么多,全國還有無數的項目要經費和人力,就光在這個基地里激光武器和外骨骼現在就足夠吸引國家的目光了。
這時張澍站了起來發言他明白國家的難處,現在國家可以說為了可控核聚變將所有方案和路線都再試只要有一個完成了其他的就是時間問題了:“我簡單的計算過了,舊堆芯造價大概有3億元,我從基地里抽調的人員和物資就完成了,還順便實驗了一些材料清了下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