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父親綢繆謀劃,想為我尋一門門當戶對的親事,倒不是他商人重利,而是他憂心百年之后我一個人沒了倚仗。只是這王家也知道我是養子的事,因此便時不時明里暗里點一點,以此為由多在生意上占我劉家便宜,我父親為了這門婚事忍氣吞聲,我卻不愿他為了我如此低聲下氣,于是便有了此前的流言。”
“嗯……”寧知低頭陷入沉思,她心想,劉予此事做得對,那王家現如今已如此勢利,若劉家只剩劉予時,必不能如劉老爺所愿,使劉予有所倚仗。
劉予卻以為她在介懷利用了她的事,不禁又抱歉道:“此事是在下思慮不周,將寧知姑娘無辜牽涉其中。”
微一沉吟,劉予又道:“姑娘清譽……在下……不若,由在下負責。”
寧知大方地搖搖手:“無妨,無妨。什么清譽,都是小事。”
不覺已到了子時三刻,管家過來道:“公子,祭祖時間快到了。香燭祭品已準備妥當,該移步祠堂了。”
劉予望了望寧知,“寧知姑娘,可與我同去祠堂。”
“這……”管家也望了望寧知,又望了望劉予,“也不是不可以。”
祠堂內果然一應物品已經準備齊全,因劉老爺已經脫離本族,且他向來不重虛禮,所以劉家的祭祀就不再繁瑣地搞些繁文縟節,只簡單跪拜、進香。劉老爺醉酒不行,則由劉予代替祭祀即可。
寧知知道凡人的祠堂,一般外人是不可以進的,于是就很有禮貌地等候在門口。
看著那個孤獨的身影在祠堂內獨自跪拜之時,寧知突然想到劉予的母親、劉老爺的夫人,她的牌位應該也在這祠堂之中,她也一定像劉老爺一樣不放心這個并無血緣關系的兒子。雖然不知她長得什么樣貌,但一定是個可敬可愛之人。想到此,寧知在祠堂外也跟著劉予跪了下去,拜了一拜。
祭祀完畢,放了鞭炮,新年已已經來臨,眾人互祝新年好,管家又命廚房做了六色湯餅,吃完湯餅后天色已經微亮,寧知便乘馬車回了夏家。
營造之人皆知,主人與園子在一定程度上精神是相通的,也就是說,有什么樣的主人就有什么樣的園子。只不過大部分營造掌案,為了躲懶,不管園子的主人什么樣的脾氣性格,只畫千篇一律的圖,建大同小異的園舍。寧知自除夕夜聽了劉家的故事后,甚有感觸,覺得自己的圖有幾處還可以再改改,正好正月里工地也無工人上工,便索性閉門改圖,一直改到老夏一家回來。
過了正月不久,工人開始起房舍,寧知也重新忙起來,連帶著老夏購買沙石磚瓦也跑個腳不落地。
春去秋來,秋去春來,忙忙碌碌中轉眼一年又過去了。到了第二年春天,園中房屋、亭臺已經初見其形,大家都說從來沒有見過這么漂亮的園子,趁著春天是移種的好時節,寧知親自接回了早就定下的那棵石榴樹和其他苗木,又尋了幾棵桂花一起種在了園中各處,之后經了一夏,苗木茂盛,園中各處綠樹茵茵,鳥語花香。到了初秋園中層林盡染,景色美不勝收,劉老爺十分高興,決定這年的中秋宴要在新府里操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