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盯著周家動靜的,立馬就將消息傳了出去。
有山富家打頭,再沒有人拿貴不貴說事了。
眼看著陸續又有人進了周家的門,那些還在觀望的,一個個熱鍋上的螞蟻似的,要么忙著說服家人,要么急著湊錢。
初十不到五家人就確定下來了,后面再來交銀子的就不收了。
而這邊既然收了銀子,周家也是很認真對待接下來的教學。
首先第一天,周文健和周文平帶著這五家的壯丁上來后山,教他們辨認幾種果子的果樹,包括采摘的方法,什么時候成熟可以采摘,果子的好壞等,讓他們以后也能去別的山頭找野果樹。
第二天,許氏婆媳教他們怎么處理新鮮的果子,要清洗晾干的,要去蒂挖核的,要脫殼去籽的。講的非常仔細。
接下來兩天就是小許氏手把手教怎么熬制、搗碾、過濾、炒制、脫模等等。
周文健還教他們制作竹制模具、容器。
在一整套教學完成后,還奉送來各家拐棗、栗子、山楂各十斤,方便他們回家練習。
這樣算是把這件事給圓滿結束了,事后周老爹特意讓周文健去買了幾包點心,切了一刀肉,拎著去謝村長。
而在十月初八這天,許氏帶了周文康喝山富嬸去了劉家莊提親。
莊戶人家婚嫁,沒有那么講究,但該有還是一應俱全的,許氏準備的聘餅一擔;三牲,兩對雞,兩雌兩雄,豬肉五斤起雙飛,即一片相連開二,以表示豐碩誠懇的敬意;魚,意即腥(興)氣,也表示有頭有尾年年有余;四色干果,四色生果;茶葉、芝麻;斗二米,十二斤糯米、三斤二兩紅糖,這時給女方家做湯圓的,以取其圓滿,甜蜜美滿之意。
另準備了帖盒:內有蓮子、百合、芝麻、紅豆、綠豆、紅棗、合桃干、龍眼干,還有十二兩聘金、龍風燭和一副對聯。
這份禮單,許氏備的算是厚了,劉老三夫婦見了也滿意,略沖淡了對彩禮的不滿意。
所以山富嬸再提出,男方想在年前成親時,也欣然同意了。
次日,許氏起了個早,拿著兩人的庚貼去會仙觀合八字,按常理請了三個日子分別是十月二十八、冬月十八正好那天是冬至日、臘月初三。
山富嬸拿著三個日子去請期,劉家選了中間的日子,第一個日子離的太近,滿打滿算也就二十天,加上還得秋收顯得匆忙不說女方也顯得不夠矜持;后面的日子離過年近,新娘子過門還沒適應一個月呢就要過年,也不是很滿意。
周家對女方選對日子也很滿意,這下周文康的親事就算正式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