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揖,笑道:“確實如此,貧道正是朱淮的授業師父,小兒是貧道收的關門弟子。”
王老爺子一聽是那傳說中山上修道的神仙,便全然顧不及回禮,趕緊撩衣,欲作跪拜大禮。老道人見狀,趕忙扶住欲要行跪拜禮的王姓老人,“老人家使不得,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王老爺子這才顫顫巍巍的起身,頓時熱淚盈眶,自己活了大半輩子,一生何其有幸,竟真的見到了傳說中的神仙,活生生的山上神仙。老人對這位山上神仙倍感親切,這位模樣瞧著威嚴的老神仙,不成想居然是個心腸如此和善之人,根本不像世俗傳言所說的那樣,心高氣傲,目中無人。
魚尾冠老道人說道:“貧道姓崔,號尋道,是古同州那邊一個寂寂無名的修道之人,老先生不必如此見外。”
王老爺子差點淚灑當場,兩只枯槁手抓住老道人的手臂不放,顫聲道:“老神仙哪里的話,老頭子我終其一生,能夠在有生之年見到得道神仙,何其有幸?這一輩子,也活得值了。”
老人說罷,便欲要帶著老神仙進家門,去自家做客。
崔姓老道人依著老人抓住自己不放,只是搖頭微笑道:“老先生大可不必如此,貧道也是聽這小兒整日念叨起挽溪鎮的民風瑣事,所以就決定近期下山造訪一趟,況且此次下山,有多半緣由也是想要來這挽溪鎮四處走走,老先生若是有閑暇空余的功夫,貧道就勞煩老先生帶貧道四處走走,多了解了解小鎮淳樸民風,若是有事繁忙,那也就此作罷,不勞煩老先生了。”
王老爺子一聽,頓時樂開花,“榮幸至極,榮幸至極啊!不瞞老神仙您說,老頭子我方才就想著出門逛蕩一下,這整日躺在家里頭,也恁是無聊,還不如多出去走走,現在老神仙想四處走走,老頭子豈敢懈怠,更哪有推脫回拒的道理?”
老道人點頭笑道:“如此甚好。那就勞煩老先生了。”
王老爺子自行慚愧,“哪里哪里,老神仙不嫌棄就好。”
說罷,兩個老人就準備動身,打算在挽溪鎮四處走走了。
朱淮看了眼巷子口那邊,笑問道:“師父,我就不跟你們去了,我想去宅子那邊看看。”
老道人微笑的點了點頭,朱淮即刻動身,身形輕輕一點,便越上巷子圍墻,向水泉巷那邊狂奔而去。
巷子這頭,王姓老人看了眨眼功夫便離開此地的青衣少年,欣慰的點了點頭,隨后便領著這位外鄉來的山上神仙,一同走出了杏花巷。
杏花巷中,一瘦一壯兩個蒼老背影緩緩走出了巷子。
就這樣,兩個身份懸殊、素未謀面、且毫不相干的人走在了一起,并結伴而行。
朱淮身形如蜻蜓點水一般在圍墻瓦礫上健步如飛,不到一盞茶的功夫,一身青衣的壯碩少年便來到了挽溪鎮最南邊的水泉巷。
朱淮在巷子里最南面一處木門前停下腳步。抬頭望去,梧桐木制成的大門緊閉,門閂上掛著一副鐵鏈鎖,鐵鎖已經變得銹蝕不堪,想必這個門已經有些年沒被打開過了。
朱淮神色從容,隨后從懷中掏出一把鑰匙,插入門閂上的鐵鎖中。
鐵鎖鏈‘嘩啦’一聲垂下,木門鐵鎖已然打開,鐵鏈也就隨著鎖開而下垂。
朱淮推門而入,一棵高大梧桐樹瞬間映入眼簾,高大梧桐樹的樹葉基本已經掉光,落在院子中的梧桐葉有一大片,樹旁邊有一張布滿青苔的石桌凳,青衣少年臉色沉重,慢慢走進毫無疑問是空無一人的院子中,隨后在石桌旁邊的石凳上坐下。
他盯著前方一處空地驟然發起了呆,就在他目光所及的那個地方,曾經也有那么一個人,站在那個地方望著門外,跟一個膽子很小很
(本章未完,請翻頁)